第六卷·生战
凡与敌战,若地利已得,士卒已阵,法令已行,奇兵已设,要当割弃性命而战,则胜。若为将临阵畏怯,欲要生,反为所杀。法曰:“幸生则死。”
凡是对敌作战,如果有利地形已经被我军占领,参战部队已经进入阵地,军法号令已经通行无阻,奇袭分队已经部署停当,那么,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将士们舍生忘死地去战斗,这样才能取得胜利。倘若将领临阵畏敌怯战,企图侥幸活命,反而会失败被敌人斩杀。诚如兵法所说:“侥幸求生的,反而会被杀死。”
春秋时,楚子伐郑,晋师救之,与战于敖、鄗之间。晋赵婴齐使其徒先具舟于河,欲败而先济,故将士懈,卒不可胜。
春秋时期,楚王率军攻打郑国,晋国派兵援救郑国,与楚军交战于敖、鄗之间。晋军的中军大夫赵婴齐让他的部队预先在黄河边上准备好了渡船,打算败仗以后先过河逃跑。这一做法使得将士们斗志松懈,最终没有取得胜利。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中庸
- 易传
- 匡谬正俗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金史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高士传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史评
- 儒家
- 菜根谭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撼龙经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唐传奇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阴符经
- 列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