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务农第十
夫食为人天,农为政本。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廉耻。故躬耕东郊,敬授人时。国无九岁之储,不足备水旱;家无一年之服,不足御寒暑。然而 莫不带犊佩牛,弃坚就伪。求伎巧之利,废农桑之基。以一人耕而百人食,其为害也,甚于秋螟。莫若禁绝浮华,劝课耕织,使人还其本,俗反其真,则竞怀仁义之心,永绝贪残之路,此务农之本也。斯二者,制俗之机。
子育黎黔,惟资威惠。惠而怀也,则殊俗归风,若披霜而照春日;威可惧也,则中华慑軏,如履刃而戴雷霆。必须威惠并施,刚柔两用,画刑不犯, 移木无欺。赏罚既明,则善恶斯别;仁信并著,则遐迩宅心。勤穑务农,则饥寒之患塞;遏奢禁丽,则丰厚之利兴。且君之化下,如风偃草。上不节心,则下多逸志;君不约己,而禁人为非,是犹恶火之燃,添薪望止其焰;忿池之浊,挠浪欲澄其流,不可得也。莫若先正其身,则人不言而化矣。
阅武第十一
夫兵甲者,国之凶器也。土地虽广,好战则人雕;邦国虽安,忘战则人殆。雕非保全之术,殆非拟寇之方。不可以全除,不可以常用,故农隙讲武,习威仪也。是以勾践轼蛙,卒成霸业;徐偃弃武,终以丧邦。何则?越习其威,徐忘其备也。孔子曰:不教人战,是谓弃之。故知弧矢之威,以利天下。此用兵之机也。
崇文第十二
夫功成设乐,治定制礼。礼乐之兴,以儒为本。弘风导俗,莫尚于文;敷教训人,莫善于学。因文而隆道,假学以光身。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不游文翰,不识智之源。然则质蕴吴竿,非筈羽不美;性怀辨慧,非积学不成。是以建明堂,立辟雍。博览百家,精研六艺,端拱而知天下,无为而鉴古今。飞英声,腾茂实,光于天下不朽者,其唯学乎?此崇文术也。斯二者,递为国用。
至若长气亘地,成败定乎锋端;巨浪滔天,兴亡决乎一阵。当此之际,则贵干戈而贱庠序。及乎海岳既晏,波尘已清,偃七德之余威,敷九功之大 化。当此之际,则轻甲胄而重诗书。是知文武二途,舍一不可,与时优劣,各有其宜。武士儒人,焉可废也。此十二条者,帝王之大纲也。安危兴废,咸在兹焉。
古人有云,非知之难,惟行不易;行之可勉,惟终实难。是以暴乱之君,非独明于恶路;圣哲之主,非独见于善途。良由大道远而难遵,邪径近而易践。小人俯从其易,不得力行其难,故祸败及之;君子劳处其难,不能力居其易,故福庆流之。故知祸福无门,惟人所召。欲悔非于既往,惟慎祸于将来。当择圣主为师。毋以吾为前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自非上德,不可效焉。吾在位以来,所制多矣。奇丽服,锦绣珠玉,不绝于前,此非防欲也;雕楹刻桷,高台深池,每兴其役,此非俭志也;犬马鹰鹘,无远必致,此非节心也;数有行幸,以亟劳人,此非屈己也。斯事者,吾之深过,勿以兹为是而后法焉。但我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人不怨;功大过微,德未以之亏。然犹之尽美之踪,于焉多愧;尽善之道,顾此怀惭。况汝无纤毫之功,直缘基而履庆?若崇善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纵非,则业倾身丧。且成迟败速者,国之基也;失易得难者,天之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大戴礼记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隋书
- 魏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