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越语·范蠡乘轻舟以浮于五湖
反至五湖,范蠡辞于王曰:“君王勉之,臣不复入越国矣。”王曰:“不穀疑子之所谓者何也?”对曰:“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臣所以不死者,为此事也。今事已济矣,蠡请从会稽之罚。”王曰:“所不掩子之恶,扬子之美者,使其身无终没于越国。子听吾言,与子分国。不听吾言,身死,妻子为戮。”范蠡对曰:“臣闻命矣。君行制,臣行意。”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
越王灭吴返回五湖时,范蠡向越王告辞说:“君王努力治国吧,我不回越国了。”越王惊奇地问:“我不明白你这样说是为了什么?”范蠡答道:“我听说,做臣子的,君王忧虑,臣子就要为他操劳;君王受辱,臣子就要为他去死。过去君王困守会稽受到兵败之辱时,我之所以没有去死,是为了报仇。如今大仇得报,请让我补受在会稽时就应该受到的惩罚。”越王说:“如果有不原谅你的过失,不称赞你美德的人,我就让他在越国不得善终。你听我的话,我要把国政分一部分给你主管。你若不听,将被处死,连你的妻子也会被杀死。”范蠡回答说:“我听到您的命令了。您可以执行您的法令,我按照我的意志行动。”于是就乘着小船泛游于五湖之上,没有人知道他最后的去向。
王命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浃日而令大夫朝之,环会稽三百里者以为范蠡地,曰:“后世子孙,有敢侵蠡之地者,使无终没于越国,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
越王命令工匠用上等的金属制成范蠡的像,每天礼拜它,命令大夫们每十天礼拜一次,同时把会稽山四周三百里土地划为范蠡的封土,说:“后代子孙,有敢侵占范蠡这块封土的,就让他在越国不得善终,天地神灵,四方的官长都可以为我的话作证。”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白虎通义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明夷待访录
- 孙子兵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葬书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子不语
- 鬼神传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