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晋语·宫之奇知虞将亡
伐虢之役,师出于虞。宫之奇谏而不听,出,谓其子曰:“虞将亡矣!唯忠信者能留外寇而不害。除暗以应外谓之忠,定身以行事谓之信。今君施其所恶于人,暗不除矣,以贿灭亲,身不定矣。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既不忠信,而留外寇,寇知其衅而归图焉。已自拨其本矣,何以能久?吾不去,惧及焉。”以其孥适西山,三月,虞乃亡。
晋国讨伐虢国,向虞国借道出兵。宫之奇劝谏虞公不要答应,虞公不听从。宫之奇出来后对他的儿子说:“虞国快要灭亡了!只有以忠信立国的人,才能让外国军队留住在自己的国土上而不受其害。除去自身的愚昧以应付外界的压力叫做忠,坚持正确的立身之道以待人处事叫做信。现在国君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祸害加给虢国,就是没有除去自身的愚昧;为了晋国的财礼而让自己的兄弟之帮灭亡,就是没有坚持正确的立身之道。一个国家没有忠就不能自立,没有信就不能稳固。既不讲忠信,又让外寇借道,晋国了解了我们的弱点在回师途中将会算计我国的。自己已经拔掉了立国的根本,怎么能长久存在下去呢?我若不离开虞国,恐怕灾难就要临头了。”于是带着妻子儿女逃避到西山,过了三个月,虞国就灭亡了。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谷梁传
- 大学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都城纪胜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