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朝廷
三皇为皇,五帝为帝。
远古时的天皇、地皇、人皇通称为“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合称为“五帝”。
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
以仁义道德来治理天下的称为王道,用武力来征服天下的是霸道。
天子天下之主,诸侯一国之君。
天子是天下的主宰,诸侯是列国的君主。
官天下,乃以位让贤;家天下,是以位传子。
将王位让给有贤德和才能的人,称为“官天下”,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子孙,称为“家天下”。
陛下尊称天子,殿下尊重宗藩。
陛下是对天子的尊称,殿下是对皇室宗亲的尊称。
皇帝即位曰龙飞,人臣觐君曰虎拜。
新皇即位登基称作龙飞,臣子观见君王叫做虎拜。
皇帝之言,谓之纶音;皇后之命,乃称懿旨。
皇帝说的话称为“纶音”,皇后的命令称为“懿旨”。
椒房是皇后所居,枫宸乃人君所莅。
椒房是皇后居住的宫殿,枫宸指皇帝居住的宫殿。
天子尊崇,故称元首;臣邻辅翼,故曰股肱。
天子的地位崇高尊贵,所以叫作“元首”;臣子辅弼皇帝,所以称作“股肱”。
龙之种,麟之角,俱誉宗藩;君之储,国之贰,首称太子。
麟之趾、龙之种都是赞誉宗藩之语,储君、储贰都是太子的别称。
帝子爰立青宫,帝印乃是玉玺。
太子所居住的地方称为“青宫”,皇帝所用的印称为“玉玺”。
宗室之派,演于天潢;帝胄之谱,名为玉牒。
宗室的支分流派皆从皇帝推演而来;皇族的家谱称为玉牒。
前星耀彩,共祝太子以千秋;嵩岳效灵,三呼天子以万岁。
前星明亮辉煌,那是天下人共祝太子“千秋”;嵩岳山神显灵,三呼天子“万岁”。
神器大宝,皆言帝位;妃嫔媵嫱,总是宫娥。
神器、大宝都是帝位的代称,妃、嫔、媵、嫱,都是宫娥的等级。
姜后脱簪而待罪,世称哲后;马后练服以鸣俭,共仰贤妃。
姜后摘下头上的发簪等待处罪,世人称赞她是贤明的皇后;马皇后穿着粗布衣服呼吁节俭,大家都敬仰这位贤德的后妃。
唐放勋德配昊天,遂动华封之三祝;汉太子恩覃少海,乃兴乐府之四歌。
唐尧的功德配得上苍天,于是华山封人献上三项祝告;汉明帝做太子时对人恩深似海,四首赞颂他的乐府诗便流传开来。
- 推荐作品: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仪礼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后汉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元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古今谭概
- 花月痕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