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许凌云将《史通》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以史才三长论为中心的史学理论和历史编纂学。简言之,就是辨指归以明史义,殚体统以明史法。而全书的灵魂是融合贯通、批判创新的通识观点。通识是刘知几判定善恶是非的原则和标准,是其通古今之变的方法。
赵英从三个方面论证刘知几的史学:一、天命论与英雄史观杂糅的历史观,二、以封建正统观念为指导的历史编纂学,三、以维护封建史学严肃性为目的的史学的批评。作者由此得出结论:刘知几的史学,在本质与主流方面仍属于封建正统史学。
江湄指出,《史通》对传统史学进行了第一次理论总结。刘知几继承发展了两汉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伦理史学思想,要求以儒家人伦社会学说解释历史的变迁,将史学的宗旨和目的总结为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现实社会树立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的标准和规范,并制定了一整套自觉贯彻伦理主义史学思想的史学方法论,从而实现了史义和史法的统一,构成了中国史学上第一个严密的伦理主义史学理论体系,对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卢山红认为,《史通》之通,在全书中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详始究终的纵通,指的是用追本溯源的方式向人们呈现历史学某一方面的发展过程。凭借这种方法,刘知几不但把中唐以前许多史学现象的大致轨迹给描绘出来,而且还突出其中的质变,使人们从中获得某些带规律性的认识。二是横通,指的是一种广博的包揽度。它既表现出《史通》一书内容的广博,也表现了刘知几对许多具体问题的探讨。而通识是刘知几评价一部史书优劣的主旨,而不是最终主旨。,刘氏史学评价的最终主旨是在广博而有返约,纵贯而知变化的基础上成一家之言。这正是他求通的目的所在。
其它,如陈秉才的《论刘知几的史学思想》,符定波的《刘知几的历史方法论》,赵俊的《〈史通〉方法论》,许凌云、王学军的《试论刘知几的史学方法论》,等等,均对此类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
- 推荐作品:
- 集
- 诗经
- 周礼
- 尔雅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围炉夜话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山海经
- 西游记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