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十 鸡山志目
一卷真形统汇此山之纲领也。
一卷真形统汇〔这是全山的纲领。〕
山名山脉山形山界开辟鼎盛二卷名胜分标胜概本乎天,故随其发脉,自顶而下分也。
山名山脉山形山界开辟鼎盛二卷名胜分标〔胜景根源于天,所以顺着它发端的脉胳,自山顶往下分列。〕
峰岩洞台石岭
峰岩洞台石岭
梯谷峡箐坪林
梯谷峡著坪林
泉瀑潭涧温泉
泉瀑潭涧温泉
三卷化宇随支功业本乎人,故因其登陟,自卑而上升也。
三卷化宇随支〔功业根源于人,所以沿山势上登,从低处向上升高。〕
中条刹舍
中间支峰的佛寺
四卷化宇随支
四卷化宇随支
东条刹舍西条刹舍
东面支峰的佛寺西面支峰的佛寺
五卷化宇随支
五卷化宇随支
绝顶罗城山外刹舍附坊、亭、桥、聚六卷神迹原始
绝顶的罗城山外的佛寺附记牌坊、亭子、桥梁、聚落六卷神迹原始
传法正宗传附法显事迹附小沈事迹古德垂芬
传法正宗传附记法显事迹附记小沈事迹古德流芳
名宿传高隐传
著名前辈传高人隐士传
七卷宰官护法
七卷宰官护法
名宦传乡贤传附檀越信施胜事记余
著名官吏传乡间名贤传附记施主信徒布施胜事记余
灵异十则物产临莅朝参市集塔墓十则
灵异十则景致十则物产在临视察上朝参拜集市塔墓十则
八卷艺苑集成
又卷艺苑集成
集诗集文
诗集文集
徐子曰:志图经者,有山川之一款;志山川者,又有图经之全例,不相假也。兹帙首真形,次名胜,次化宇,渐由天而入;次古德,次护法,则纯乎人矣;胜事天之余,艺苑人之余,故又次焉。此编次之大意也。
徐子说:记述地理志的人,有山川这一款;记述山川的人,又有地理志的全部体例,不互相借用。这套书首先记真形,其次记名胜,其次记佛宇,逐渐由天到人;其次是古德,其次护法,则纯粹是人了;胜事是天余下的内容,艺苑是人余下的内容,所以又在其次。这是编撰次序的主要意旨。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诗经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辽史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列女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近思录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三略
- 太白阴经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术数
- 神相全编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类书
- 小说家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声律启蒙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阴符经
- 列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