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燕一·奉阳君李兑甚不取于苏秦
奉阳君李兑甚不取于苏秦。苏秦在燕,李兑因为苏秦谓奉阳君曰:“齐、燕离则赵重,齐、燕合则赵轻。今君之齐,非赵之利也。臣窃为君不取也。”
奉阳君李兑对苏秦很不满。苏秦回到燕国时,有人因此替他对奉阳君说:“齐国、燕国分裂,赵国就显得重要,齐囤、燕国联合,赵国就无足轻重,现在您要到齐国去,不会对赵国有利,我私下认为您的做法不可取。”
奉阳君曰:“何吾合燕于齐?” 对曰:“夫制于燕者苏子也。而燕弱国也,东不如齐,西不如赵,岂能东无齐、西无赵哉?而君甚不善苏秦,苏秦能拒弱燕而孤于天下哉?是驱燕而使合于齐也。且燕亡国之余也,其以权立,以重外,以事贵。故为君计,善苏秦则取,不善亦取之,以疑燕、齐。燕、齐疑,则赵重矣。齐王疑苏秦,则君多资。”
奉阳君说:“从何谈起我要让燕国同齐国联合呢?”那个人说:“在燕国控制政事的是苏秦,然而燕国是一个弱国,在东面不如齐国强大,在西面比不上赵国强大,怎么可以东面失去齐国的联合、西面失去赵国的邦交呢?您又对苏秦不友好,苏秦怎能守着一个弱小的燕国在天下受到孤立呢?这是逼着燕国与齐国联合。再说燕国在国家被攻破之后,燕昭王凭借权力做了国君,用宝物寻求外国支持,利用国事追求显贵。所以替您考虑,我认为苏秦好就应该结交他,认为苏秦不好也应该结交他,以此使燕、齐两国产生猜疑。燕,齐两国互相猜疑,那么赵国就显得重要。齐王如果怀疑苏秦,那么您就会得到更多的资助。”
奉阳君曰:“善。”乃使使与苏秦结交。
奉阳君说:“好。”于是就派使者去与苏秦结交。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武林旧事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三十六计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龙城录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