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韩三·韩氏逐向晋于周
韩氏逐向晋于周,周成恢为之谓魏王曰:“周必宽而反之,王何不为之先言,是王有向晋于周也。”魏王曰:“诺。”成恢因为谓韩王曰:“逐向晋者韩也,而还之者魏也,岂如道韩反之哉!是魏有向晋于周,而韩王失之也。”韩王曰:“善。”亦因请复之。
韩国把向晋驱逐回周国,成恢替向晋对魏王说:“周国一定会宽恕向晋,把他送回韩国。大王何不赶在周国之前提出把向晋送回韩国呢?这样,大王一句好话就能得到向晋这样的心腹在周国为自己所用。”魏王说:“好。”成恢又为此事对韩王说:“驱逐向晋的是韩国,而想使向晋返回来的是魏国,这样做哪里赶得上由韩国提出把向晋招回呢?否则,魏国能让向晋在周国为它效力,而韩国却坐失良机。”韩王说:“对啊。”于是就恢复向晋在韩国的地位。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谷梁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后汉书
- 新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公孙龙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知言
- 僧宝传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