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韩一·五国约而攻秦
五国约而攻秦,楚王为从长,不能伤秦,兵罢而留于成皋。魏顺谓市丘君曰:“五国罢,必攻市丘,以偿兵费。君资臣,臣请为君止天下之攻市丘。”市丘君曰:“善。”因遣之。
赵、楚、魏、燕、韩五国联合进攻秦国,楚考烈王作为五国联盟的头领,但是这次进攻没能击溃秦国,于是五国联军停止了进攻,驻扎在成皋。魏顺对市丘的长官说:“五国收兵之后必然会攻打市丘,以此来弥补军费。您如果资助我,我愿意替您阻止诸侯来进攻市丘。”市丘的长官就说:“好吧。”于是派遣他出使楚国。
魏顺南见楚王曰:“王约五国而西伐秦,不能伤秦,天下且以是轻王而重秦,故王胡不卜交乎?”楚王曰:“奈何?”魏顺曰:“天下罢,必攻市丘以偿兵费。王令之匆攻市丘。五国重王,且听王之言而不攻市丘;不重王,且反王之言而攻市丘。然则王之轻重必明矣。”故楚王卜交而市丘存。
魏顺南下拜见楚考烈王说:“大王邀集五国军队向西进攻秦国,却无功而返,天下人将因此看轻大王而尊重秦国,那么大王为什么不不测验一下诸侯对您的态度呢?”楚王说:“应该怎么测验呢?”魏顺说:“此次战争停止之后,五国必然进攻市丘以补偿战争中的损失。大王何不命令他们不要进攻市丘。五国如果尊重您,就会听从命令您的命令,不进犯市丘;如果他们不尊重您,就会违背大王的命令而进攻市丘。这样一来,大王声威的轻重必然可以看得分明了。”楚王照此行动以测验五国的态度,而市丘也就因此保住了。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谷梁传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史记
- 三国志
- 宋史
- 晋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逸周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