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魏一·魏公叔痤病
魏公叔痤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曰:“痤有御庶子公孙鞅,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弗能听,勿使出竟。”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乎!”
魏国的公叔痤病得很重,魏惠王前去问候他,说:“您病重,这已是无法避讳的了,国家应该怎么办呢?”公叔痤回答说:“我有一个儿子叫公孙鞅,希望大王在国事上听从他,如果不听从,一定不要让他离开魏国。”魏惠王没有答应,出来后对左右大臣说,“这难道不可悲吗!凭公叔痤的贤能,却对我说在国事上一定要听从公孙鞅的,这不是很荒谬!”
公叔痤死,公孙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秦果日以强,魏日以削。此非公叔之悖也,惠王之悖也。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公叔痤死了,公孙鞅听到后,埋葬完公叔痤,就向西去了秦国。秦孝公接纳并重用了他。秦国果然一天比一天强盛,魏国一天比一天削弱。这不是公叔痊的荒谬,而是魏惠王的荒谬。荒谬者的祸患,本来就是把不荒谬的看成是荒谬的。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司马法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