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五十五
崔彦穆 杨纂 段永 令狐整子熙 唐永子瑾 柳敏子昂 王士 良
唐瑾,字附粼,性情温和恭顺,有见识和度量,博览经史,善为文章。身高八尺二寸,容貌伟岸俊秀。十七岁时,宇文泰听到他的名望,写信给他的父亲唐永说“:听说你有两个儿子:唐陵和唐瑾。唐陵豪放达观,多有武略;唐瑾文雅大方,极富文采。可一齐送入朝中,我可以委任他们文武官职。”因而封唐瑾为尚书员外郎、相府记室参军事。军队中的各种文书布告,多出自唐瑾之手。
崔彦穆,字彦穆,清河东武城人,魏司空安阳侯林之九世孙也。曾祖顗,后魏平东府谘议参军。祖蔚,遭从兄司徒浩之难,南奔江左。仕宋,为给事黄门侍郎、汝南义阳二郡守。延兴初,复归于魏,拜颍川郡守,因家焉。后终于郢州刺史。父幼,位终永昌郡守。隋开皇初,以献皇后外曾祖,追赠上开府仪同三司、新州刺史。
这时燕公于谨功勋甚高,名望颇重,朝野人士都很向往。他告诉宇文泰说,唐瑾品学兼优,愿和他同姓,以结为兄弟。希望子孙们也能接受他的影响,有益于培养他们做人的正道。宇文泰听了感叹惊异很长时间,便赐唐瑾姓万纽的于姓。于瑾与他深相交结,诚恳地排列长幼的顺序;唐瑾也把子孙召集到院子里,向于瑾行兄弟子侄之礼。
彦穆幼明悟。神彩卓然。魏吏部尚书陇西李神亻隽,有知人之鉴,见而叹曰:“王佐才也。”永安末,除司徒府参军事,再迁大司马从事中郎。孝武西迁,彦穆时不得从。大统三年,乃与兄彦珍于成皋举义,因攻拔荥阳,禽东魏郡守苏淑。仍与乡郡王元洪威攻颍川,斩其刺史李景遗。即拜荥阳郡守,寻赐爵千乘县侯。十四年,授散骑常侍、司农卿。时军国草创,众务殷繁,周文乃引彦穆入幕府,兼掌文翰。及于谨伐江陵,彦穆以本官从平之。周明帝初,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俄拜安州刺史,总管十二州诸军事。入为御正大夫。陈氏请敦邻好。诏彦穆使焉。彦穆风韵闲旷,器度方雅,善玄言,解谈谑,甚为江表所称。转户部中大夫,进爵为公。天和三年,聘齐还,除金州刺史,总管七州诸军事,进位大将军。寻徵拜小司徒。
于瑾南伐江陵,任命唐瑾为元帅府长史。军中的谋略,大多由他制定。江陵被平定后,南朝的士大夫都沦为奴仆。他观察他们多少有些才能的,都免去奴仆的身份。依赖他并得到帮助的人很多。军队撤回后,将领们因为抢掠都得到大量财货。他却一无所取,只得到两车书,拉了回来。有人告诉宇文泰说:“唐瑾有很多辎重,全是梁朝的珍奇玩好。”宇文泰开始不相信,然而想弄明白真实情况,暗中派人前去检看,只有一堆历史典籍,便感叹道:“我了解他已有二十来年,明明知道他不会见利忘义。假若不让人检看,恐怕别人有孟母投杼的疑惑。我因此更加了解他了。凡是受朝廷委任的官吏都应该像他这样。”
及宣帝崩,隋文帝辅政,三方起兵,以彦穆为行军总管,与襄州总管王谊讨司马消难。军次荆州,总管独孤永业有异志,遂收而戮之。及事平,隋文帝徵王谊入朝,即以彦穆为襄州刺史,总管六州诸军事,加授上大将军,进爵东郡公。顷之,永业家自理得雪,彦穆坐除名。寻复官爵。开皇元年卒。子君绰嗣。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孝经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东游记
- 孽海花
- 狄公案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幽梦影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