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五十五
  崔彦穆 杨纂 段永 令狐整子熙 唐永子瑾 柳敏子昂 王士 良
  唐瑾,字附粼,性情温和恭顺,有见识和度量,博览经史,善为文章。身高八尺二寸,容貌伟岸俊秀。十七岁时,宇文泰听到他的名望,写信给他的父亲唐永说“:听说你有两个儿子:唐陵和唐瑾。唐陵豪放达观,多有武略;唐瑾文雅大方,极富文采。可一齐送入朝中,我可以委任他们文武官职。”因而封唐瑾为尚书员外郎、相府记室参军事。军队中的各种文书布告,多出自唐瑾之手。
  崔彦穆,字彦穆,清河东武城人,魏司空安阳侯林之九世孙也。曾祖顗,后魏平东府谘议参军。祖蔚,遭从兄司徒浩之难,南奔江左。仕宋,为给事黄门侍郎、汝南义阳二郡守。延兴初,复归于魏,拜颍川郡守,因家焉。后终于郢州刺史。父幼,位终永昌郡守。隋开皇初,以献皇后外曾祖,追赠上开府仪同三司、新州刺史。
  这时燕公于谨功勋甚高,名望颇重,朝野人士都很向往。他告诉宇文泰说,唐瑾品学兼优,愿和他同姓,以结为兄弟。希望子孙们也能接受他的影响,有益于培养他们做人的正道。宇文泰听了感叹惊异很长时间,便赐唐瑾姓万纽的于姓。于瑾与他深相交结,诚恳地排列长幼的顺序;唐瑾也把子孙召集到院子里,向于瑾行兄弟子侄之礼。
  彦穆幼明悟。神彩卓然。魏吏部尚书陇西李神亻隽,有知人之鉴,见而叹曰:“王佐才也。”永安末,除司徒府参军事,再迁大司马从事中郎。孝武西迁,彦穆时不得从。大统三年,乃与兄彦珍于成皋举义,因攻拔荥阳,禽东魏郡守苏淑。仍与乡郡王元洪威攻颍川,斩其刺史李景遗。即拜荥阳郡守,寻赐爵千乘县侯。十四年,授散骑常侍、司农卿。时军国草创,众务殷繁,周文乃引彦穆入幕府,兼掌文翰。及于谨伐江陵,彦穆以本官从平之。周明帝初,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俄拜安州刺史,总管十二州诸军事。入为御正大夫。陈氏请敦邻好。诏彦穆使焉。彦穆风韵闲旷,器度方雅,善玄言,解谈谑,甚为江表所称。转户部中大夫,进爵为公。天和三年,聘齐还,除金州刺史,总管七州诸军事,进位大将军。寻徵拜小司徒。
  于瑾南伐江陵,任命唐瑾为元帅府长史。军中的谋略,大多由他制定。江陵被平定后,南朝的士大夫都沦为奴仆。他观察他们多少有些才能的,都免去奴仆的身份。依赖他并得到帮助的人很多。军队撤回后,将领们因为抢掠都得到大量财货。他却一无所取,只得到两车书,拉了回来。有人告诉宇文泰说:“唐瑾有很多辎重,全是梁朝的珍奇玩好。”宇文泰开始不相信,然而想弄明白真实情况,暗中派人前去检看,只有一堆历史典籍,便感叹道:“我了解他已有二十来年,明明知道他不会见利忘义。假若不让人检看,恐怕别人有孟母投杼的疑惑。我因此更加了解他了。凡是受朝廷委任的官吏都应该像他这样。”
  及宣帝崩,隋文帝辅政,三方起兵,以彦穆为行军总管,与襄州总管王谊讨司马消难。军次荆州,总管独孤永业有异志,遂收而戮之。及事平,隋文帝徵王谊入朝,即以彦穆为襄州刺史,总管六州诸军事,加授上大将军,进爵东郡公。顷之,永业家自理得雪,彦穆坐除名。寻复官爵。开皇元年卒。子君绰嗣。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汉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别史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