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五
特薛禅
孛秃,亦乞列思氏,善骑射,太祖曾暗遣术儿彻丹出使,至也儿古纳河。孛秃知其为太祖所遣,又见天色已晚,乃留宿使者,杀羊款待。术儿彻丹的马疲乏,又为他更换良马。使者回还时,孛秃予以同样款待。术儿彻丹将此情形入告太祖,太祖大喜,以其妹帖木伦许孛秃为妻。孛秃宗族遣也不坚歹等去见太祖,致意道“:臣闻威德所加,若云开见日,春风解冻,喜不自胜。”太祖问孛秃有多少牲畜,也不坚歹回答说:“有马三十匹,请允许以半数为聘礼。”太祖很不高兴地说“:婚姻若论财,则成为买卖婚姻了。昔人有言,难得同心同德。朕要取天下,你亦乞列思之民,随孛秃效忠于我就是了,讲财礼干什么!”于是嫁皇妹为孛秃妻。
特薛禅,姓孛思忽儿,弘吉剌氏,世居朔漠。本名特,因从太祖起兵有功,赐名薛禅,故兼称曰特薛禅。女曰孛儿台,太祖光献翼圣皇后。子曰按陈,从太祖征伐,凡三十二战,平西夏,断潼关道,取回纥寻斯干城,皆与有功。岁丁亥,赐号国舅按陈那颜。壬辰,赐银印,封河西王,以统其国族。丁酉,赐钱二十万缗,有旨:“弘吉剌氏生女世以为后,生男世尚公主,每岁四时孟月,听读所赐旨,世世不绝。”又赐所俘获军民五千二百,仍授万户以领之。按陈薨,葬官人山。元贞元年二月,追封济宁王,谥忠武;妻哈真,追封济宁王妃。
不久,札赤剌歹札木哈、脱也等以兵三万入寇。孛秃闻讯,遣波栾歹、磨里秃秃报告太祖,自己与哈剌里、札剌兀、塔儿哈泥等领兵讨伐脱也等,缴获其辎重,部民归降。乃蛮叛,太祖召孛秃领兵征讨,大败乃蛮。
子斡陈,岁戊戌授万户,尚睿宗女也速不花公主。斡陈薨,葬不海韩。
太祖之皇妹死,又以皇女火臣别吉嫁孛秃为妻,且命哈儿八台之子也可忽林图为孛秃侍卫。哈儿八台说“:吾儿岂能为人臣仆,宁死也不可听从。”太祖令孛秃称兵讨伐。哈儿八台令月列等拒战于碗图河。孛秃生擒月列,刺杀也可忽林图。哈儿八台败走,渡赤河,终被擒。
弟纳陈,岁丁巳袭万户,奉旨伐宋,攻钓鱼山。又从世祖南涉淮甸,下大清口,获船百余艘。又率兵平山东济、兖、单等州。及阿里不哥叛,中统二年与诸王北伐,以其子哈海、脱欢、斡罗陈等十人自从,至于莽来,由失木鲁与阿里不哥之党八儿哈八儿思等战,追北至孛罗克秃,复战,自旦及夕,斩首万级,僵尸被野。薨,葬末怀秃。斡罗陈袭万户,尚完泽公主。完泽公主薨,继尚囊加真公主。至元十四年薨,葬拓剌里。无子。
孛秃随太师国王木华黎攻占辽东、辽西,因功封冠、懿二州。又从征西夏,病逝,赠推忠宣力佐命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驸马都尉、上柱国,进封昌王,谥“忠武”。其子锁儿哈承袭爵位。锁儿哈效忠于太宗,曾与木华黎攻取嘉州,有功,娶皇子斡赤之女安秃公主为妻,生女,为宪宗皇后。
弟曰帖木儿,至元十八年袭万户。二十四年,乃颜叛,从帝亲征,以功封济宁郡王,赐白伞盖以宠之。二十五年,诸王哈丹秃鲁干叛,与诸王及统兵官玉速帖木儿等率兵讨之,由龟剌儿河与哈丹等遇,转战至恼木连河,歼其众。帝赐名按答儿秃那颜,以旌其功。薨,葬末怀秃。
忽怜,孛秃之曾孙,初娶宪宗之女伯牙鲁罕公主为妻。脱黑帖木儿叛,世祖命忽怜与失列及等征讨,大败脱黑帖木儿,世祖大加称赞,又嫁宪宗孙女不兰奚公主与忽怜为妻。平宋后,封忽怜于广州。
子二人:长曰雕阿不剌,次曰桑哥不剌,皆幼。至元二十七年,以其弟蛮子台袭万户,亦尚囊加真公主。成宗即位,封皇姑鲁国大长公主,以金印封蛮子台为济宁王。奉旨率本部兵讨叛王海都、笃哇,既与之遇,方约战,行伍未定,单骑突入阵中,往复数四,敌兵大扰,一战遂大捷。时武宗在藩邸,统大军以镇朔方,有旨令蛮子台总领蒙古军民官,辅武宗守莽来,以遏北方。囊加真公主薨,继尚裕宗女喃哥不剌公主。蛮子台薨,年五十有二。
乃颜、声剌哈儿叛,世祖亲征,薛辙坚等与哈答罕屡战未胜。世祖召忽怜助战,与哈答罕等战于程火失温之地,哈答罕兵多势盛,而忽怜以二百人迎战。哈答罕战败,渡柔河而逃还其老巢。第二年,世祖命忽怜再征哈答罕,两军会战于曲列儿与塔兀儿两河之间。哈答罕又败,率大部渡塔兀儿河遁去,其余百人逃入山谷。忽怜率二百人徒步追杀。又次年,忽怜与哈答罕再战于兀剌河,大胜,世祖赐钞五万贯、金一铤、银十铤。忽怜死,赠效忠保德辅运佐理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驸马都尉、上柱国,追封昌王,谥“忠宣”。子阿失,成宗时因于朝廷有功,袭封为昌王,先后娶成宗之女亦里哈牙公主及宪宗曾孙女买的公主为妻。
大德十一年三月,按答儿秃长子雕阿不剌袭万户,尚祥哥剌吉公主,六月,封大长公主,赐雕阿不剌金印,加封鲁王。至大二年,赐平江稻田一千五百顷。皇庆间,加封皇姊大长公主。天历间,加号皇姑徽文懿福贞寿大长公主。至大三年,雕阿不剌薨,葬末怀秃。
阔里吉思本汪古部人,沙陀雁门之后。其曾祖阿剌兀思剔吉忽里,随太祖平乃蛮有功,死后追封为高唐王。祖父孛要合,征西域有功,封北平王,娶阿剌海别吉公主为妻,死后先追封高唐王、赵王,加赠宣忠协力翊卫果毅功臣、太傅、仪同三司、上柱国、驸马都尉,谥“武毅”。父爱不花,娶世祖第四女月烈公主。中统初,领兵讨阿里不哥,败阔不花于按檀火尔欢之地。中统三年(1262),围叛将李王..于济南。李王..平,又从征西北,败叛王之党撒里蛮于孔古烈。
阿里嘉室利,雕阿不剌嫡子也。至大三年,甫八岁,袭万户。四年七月,袭封鲁王,尚朵儿只班公主。元统元年,阿里嘉失利薨。至顺间,封朵儿只班号肃雍贤宁公主。
阔里吉思禀性勇敢,习武事,却更爱儒学,自建“万卷堂”,每日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阳、占卜,无不精通。先娶忽答的迷失公主,既而又娶爱牙失里公主。宗王也不干反,阔里吉思率精锐骑兵千余昼夜追赶。时值盛夏,将出战,北风骤起,左右劝他稍待,俟风息再出战。阔里吉思说:“暑天有此北风,这是上天助我。”乃策马赴战,众骑随后,大败敌军。也不干率数骑逃遁,阔里吉思亦身中三箭。凯旋回朝,世祖赐黄金三斤、白金一千五百斤。成宗即位,袭封他为高唐王。
桑哥不剌者,鲁王雕阿不剌之弟、阿里嘉室利之叔也。自幼奉世皇旨,养于斡可珍公主所,是为不只儿驸马,后袭统其本部民四百户。成宗时,奉旨尚普纳公主;至顺间,封郓安大长公主,授桑哥不剌金印,封郓安王,职千户。元统元年,授万户。二年三月,加封郓安公主号皇姑大长公主;加封桑哥不剌鲁王。以疾薨,年六十一。此皆以驸马袭封王爵者也。
西北不安,阔里吉思请求率兵平定。申请再三,成宗才允准。阔里吉思临行时誓言“:若不平定西北,吾马首决不向南。”大德元年(1297)夏,遇敌于伯牙思之地。诸将士认为应等待大军到齐后再出战未晚。阔里吉思说:“大丈夫报国,还要等待别人吗!”当即挥军进攻,大败敌军,擒将卒一百余人,献俘朝廷,赐世祖所服貂裘、所用宝鞍,以及绸缎、甲胄、戈戟、弓矢等。
唆儿火都者,亦按陈之子,以从征功,在太祖朝遥授左丞相,为千户,仍赐以涂金银章,及金银字海青圆符五、驿马券六。其子曰阿哈驸马,当宪宗朝尝率兵破徐州,以功受赏黄金一铤、白金十铤及银鞍勒,仍命袭父官。至世祖时,有昭“弘吉剌万户所受驿券、圆符皆仍其旧,凡唆儿火都所受者,宜皆收之”,而唆儿火都之诸孙若孛罗沙、伯颜、蛮子、添寿不花、大都不花、掌吉等,及阿哈千户之孙曰也速达儿与按陈之弟名册者,在太祖世授官本藩蒙古军站千户。册之子曰哈儿哈孙,以平金功,赐号拔都儿。哈儿哈孙之孙曰都罗儿,至元四年,授光禄大夫,以银章封懿国公。
大德二年秋,诸王将帅讨论边防,都说据以往经验,敌人冬不出兵,边防戍兵可枕戈休息。阔里吉思则认为“,今秋敌骑来者确实甚少,但常言说‘鸷鸟将击,必匿其形’,因此边防不可松懈。”众不以为然,而阔里吉思独自严兵以待。是年冬,果然敌人大军进犯,阔里吉思三战三捷,乘胜追击,深入险地。但后骑未能赶到,阔里吉思坐骑被绊倒,为敌所俘。敌人千方百计诱他投降,阔里吉思宁死不屈。成宗派阔里吉思家臣阿昔思为特使,入敌境去探望,阔里吉思见阿昔思,只问皇帝皇后安否,嗣子如何。最后不屈而死。大德九年(1305),追封高唐忠献王,加赠推忠宣力崇文守正亮节保德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驸马都尉,追封为赵王。妻忽答的迷失公主追封齐国长公主、爱牙失里公主封齐国公主,并加封赵国。子术安年幼,诏以弟术忽难袭高唐王爵位。
有脱怜者,亦按陈之裔孙也,世祖授本藩千户,仍赐驿券、圆符各四,令以兵守朔土之怯鲁连。二十四年,从族父按答儿秃征叛王乃颜有功,亦赐号拔都儿。脱怜卒,子迸不剌嗣。迸不剌卒,子买住罕嗣。买住罕尚拜答沙公主。卒,弟孛罗帖木儿嗣,以金章封毓德王。孛罗帖木儿薨,买住罕孙阿失袭千户。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史通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墨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论衡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山海经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