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二百一十一
◎忠义七
翟进字先之,河南伊阳人。因捉捕强盗的功劳补下班殿侍,累官充任京西第一将。因熙河主帅刘法泾原战役失利牵连,降官停职,不久恢复原有官资,收叙任用。女真归还故地,改任河北第四将。前往任职到遂城时,适逢契丹军队忽然到来,都统制刘延庆以翟进为先锋,与契丹战于幽州石料冈、卢沟河,都取得胜利。又与契丹大将在峰山遭遇,力战整天,契丹溃败离去。
○高敏(张吉)景思忠(弟思立)王奇 蒋兴祖 郭浒 朱友恭附 吴革李翼(阮骏) 赵士嶐 (士医 士真 士遒 士跂 陈自仁 叔皎 叔凭训之 聿之)陈淬 黄友 郝仲连 刘惟辅 高子孺 韩青附 牛皓 魏彦明刘士英 翟兴(弟进) 朱跸(朱良 方允武) 龚楫 李亘 凌唐佐 杨粹中 强霓(康杰 李伸) 郭僎(郭赞 王迸 吴从龙) 司马梦求林空斋黄介 孙益 王仙 吴楚材 李成大 陶居仁
金人进犯京师,宋朝廷密召西道总管王襄合兵三万人前往京城。到叶县,王襄打算带领军队南下,翟进进谏阻止他,因而分军派翟进拿着书信向西进发。当时经略使范致虚已经集合五路军马驻扎在潼关,以翟进统领河南民兵,收复西京。翟进到达福昌县,派兵袭击金兵营垒。当时金国游骑在郊区来来往往,翟进设置埋伏擒获他们。金人进逼灵山寨,翟进父子兄弟与金人展开战斗,突破包围到达高都县,纠集乡兵七百人,夜晚行军白天埋伏,五天到达洛阳城,夜半时分破关入城,擒获高世由。又在伊阳白草坞取得胜利。都总管孙昭远到洛阳,以翟进戍守渑池边界,被授予武义大夫、阁门宣赞舍人。
高敏,登州人。为泾原指使,数与西夏战,遭重伤。范仲淹、韩琦皆荐之,为阁门祗候,历利州路、邠宁环庆都监,主蕃部事。
金人进犯白浪隘,将要渡过黄河,翟进攻破敌人。不久,洛阳再次陷落,翟进在伊阳聚集散亡才一千人。金人进犯薛封,翟进挑选精锐三百人,晚上纵火摧毁金人营寨,烧死的人很多。又战于驴道堰,活捉金将翟海,追到梅花谷。盗贼冀德、韩清在南阳互相呼召,聚集成群,翟进从小路攻击他们,冀德降服,既而在艾蒿平斩杀韩清。翟进统率军队抵达龙门,多次与金人隔黄河战斗,乘胜开进洛阳。有人说:“他们的营寨还坚固,城不可守。”翟进不同意。金人聚集怀、卫、蒲、孟几州的军队逼近城下,用斧头砍开诸门入城,翟进率领士兵在里巷战斗,他的次子翟亮在这场战斗中死去。升任武功大夫、阁门宣赞舍人,充任京西北路兵马都钤辖,不久被任命为马步军副总管,升任本路制置使,兼知河南府。
羌围大顺城,偏将赵怀德力战,其下以银买级,主帅李复圭以所部不整欲治之。敏言怀德善用人,战必胜,当略其小过,且蕃官难强以汉法,复圭乃止。羌人声言将出鄜延,敏屡白复圭曰:"兵家之事,声东击西,环庆尝破白豹、金汤,结衅已深,不可不备。"已而果以兵三十万来寇。
恰逢东南留守杜充所招纳的大盗杨进号称“没角牛”的,拥兵几万,在汝州、洛阳之间残害百姓。翟进认为他的兄长翟兴想奋力除掉杨进。适逢杨进派几百骑兵越水进犯翟进营寨,翟进乘他渡到半路途中攻击,追逐杨进几十里,毁掉杨进四个营寨,因马受惊翟进坠落壕沟,被杨进所杀害。宋朝廷赠翟进为左武大夫、忠州刺史,以他的后代五人为官。 林空斋,永福人,佚失他的名字。父亲林同,官至监丞。空斋考中进士,历任知县,辞官在家居住。益王即皇帝位,张世杰包围泉州,林空斋就率领乡人黄必大、刘仝祖在他的家里开设忠义局,起义兵,收复永福县。当时王积翁以福安奉赠张世杰,但实际上秘密约定元兵。元兵到,在永福县毁掉城市,杀害居民,黄必大、刘仝祖等人逃往其他县。林空斋将衣服穿戴整齐坐在大厅上,咬破指头用血在墙壁上书写道:“生为忠义臣,死为忠义鬼。草野间虽然可以活命,但我不忍心这样做。诸君为什么这样做?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一会儿林空斋被捉,不屈服而死。
总管杨遂驻兵大义,以敏为先锋将。夏人攻夺大顺水砦,敏出通路,自寅及午,且战且前,多所斩获。次榆林,援兵不至,中流矢死,年五十七。官止东头供奉官。诏赠嘉州刺史,录其三子为侍禁、殿直。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医家
- 农家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小五义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庄子
- 黄帝四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幽梦影
- 日知录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曲
- 牡丹亭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