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九年
【原文】
【经】
九年春,毛伯来求金。
夫人姜氏如齐。
二月,叔孙得臣如京师。
辛丑,葬襄王。
晋人杀其大夫先都。
三月,夫人姜氏至自齐。
晋人杀其大夫士縠及箕郑父。
楚人伐郑。
公子遂会晋人、宋人、卫人、许人救郑。
夏,狄侵齐。
秋八月,曹伯襄卒。
九月癸酉,地震。
冬,楚子使椒来聘。
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襚。
葬曹共公。
【传】
九年春,王正月己酉,使贼杀先克。乙丑,晋人杀先都、梁益耳。
毛伯卫来求金,非礼也。不书王命,未葬也。
二月,庄叔如周。葬襄王。
三月甲戌,晋人杀箕郑父、士縠、蒯得。
范山言于楚子曰:“晋君少,不在诸侯,北方可图也。”楚子师于狼渊以伐郑。囚公子坚、公子尨及乐耳。郑及楚平。公子遂会晋赵盾、宋华耦、卫孔达、许大夫救郑,不及楚师。卿不书,缓也,以惩不恪。
夏,楚侵陈,克壶丘,以其服于晋也。
秋,楚公子朱自东夷伐陈,陈人败之,获公子茷。陈惧,乃及楚平。
冬,楚子越椒来聘,执币傲。叔仲惠伯曰:“是必灭若敖氏之宗。傲其先君,神弗福也。”
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襚,礼也。诸侯相吊贺也,虽不当事,苟有礼焉,书也,以无忘旧好。
【翻译】
【经】
九年春季,毛伯卫前来求取丧仪。
文公夫人姜氏到齐国。
二月,叔孙得臣到了京都。
辛丑日,安葬周襄王。
晋国杀掉自己的大夫先都。
三月,夫人姜氏从齐国归来。
晋国杀掉自己的大夫士縠和箕郑父。
楚国讨伐郑国。
公子遂与晋国、宋国、卫国。许国一起援救郑国。
夏季,狄人侵犯齐国。
秋季八月,曹伯襄去世。
九月癸酉日,发生地震。
冬季,楚国子越椒前来聘问。
秦国人前来向死去的僖公和成风赠送衣衾。
安葬葬曹共公。
【传】
九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初二日,晋灵公派遣凶手杀死了先克。十八日,晋国人杀死了先都、梁益耳。
毛伯卫前来求取丧仪,这是不合礼的。没有记载说这是天子的命令,这是由于周襄王还未安葬。
二月,庄叔去成周参加襄王的葬礼。
三月二十八日,晋国人杀死了箕郑父、士縠、蒯得。
范山对楚穆王说:“晋国国君年少,心意不在于称霸诸侯,北方是可以打主意的。”楚王在狼渊出兵来攻打郑国。囚禁了公子坚、公子尨和乐耳。郑国和楚国讲和。公子遂会合晋国赵盾、宋国华耦、卫国孔达、许国大夫,救援郑国,没有碰上楚军。《春秋》没有记载卿的名字,由于他们出兵迟缓,以此惩戒他们的办事不严肃认真。
夏季,楚国入侵陈国,攻下壶丘,因为陈国归服了晋国。
秋季,楚国公子朱从东夷进攻陈国,陈国军队打败了他,俘虏了公子茷。陈国害怕了,就同出国讲和。
冬季,楚国子越椒前来聘问,拿着礼物很傲慢。叔仲惠伯说:“这个人必然会使若敖氏的宗族灭亡。向他的先君表示傲慢,神灵不会降福给他。”
秦国人前来向死去的僖公和成风赠送衣衾,这是合于礼的。诸侯之间互相吊丧贺喜,虽然不及时,如果符合礼仪,《春秋》就要加以记载,以表示不忘记过去的友好。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江南野史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医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杂家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何典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