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出·哭主
甲申三月
(副净扮旗牌官上)
汉阳烟树隔江滨,影里青山画里人;
可惜城西佳绝处,朝朝遮断马头尘。
在下宁南帅府一个旗牌官的便是,俺元帅收复武昌,功封侯爵。昨日又奉新恩,加了太傅之衔;小爷左梦庚,亦挂总兵之印,特差巡按御史黄澍老爷到府宣旨。今日九江督抚袁继咸老爷,又解粮三十船,亲来给发。元帅大喜,命俺设宴黄鹤楼,请两位老爷饮酒看江。
(望介)遥见晴川树底,芳草洲边,万姓欢歌,三军嬉笑,好一段太平景象也。远远喝道之声,元帅将到,不免设起席来。
(台上挂黄鹤楼匾)
(副净设席安座介)
(杂扮军校旗仗鼓吹引导)
(小生扮左良玉戎装上)
【声声慢】逐人春色,入眼晴光,连江芳草青青。百尺楼高,吹笛落梅风景。领着花间小乘,载行厨,带缓衣轻;便笑咱将军好武,也爱儒生。
——咱家左良玉,今日设宴黄鹤楼,请袁、黄两公饮酒看江,只得早候。
(吩咐介)大小军卒楼下伺候。
(众应下)
(作登楼介)三春云物归胸次,万里风烟到眼中。(望介)你看浩浩洞庭,苍苍云梦,控西南之险,当江汉之冲;俺左良玉镇此名邦,好不壮哉!
(坐呼介)旗牌官何在?
(副净跪介)有。
(小生)酒席齐备不曾?
(副净)齐备多时了。
(小生)怎么两位老爷还不见到?
(副净)连请数次,袁老爷正在江岸盘粮,黄老爷又往龙华寺拜客,大约傍晚才来。
(小生)在此久候,岂不困倦。叫左右速接柳相公上楼,闲谈拨闷。
(杂跪禀介)柳相公现在楼下。
(小生)快请。
(杂请介)
(丑扮柳敬亭上)气吞云梦泽,声撼岳阳楼。(见介)
(小生)敬亭为何早来了。
(丑)晚生知道元帅闷坐,特来奉陪的。
(小生)这也奇了,你如何晓得。
(丑)常言 “秀才会课,点灯告坐”。天生文官,再不能爽快的。
(小生笑介)说的有理。
(指介)你看天才午转,几时等到点灯也。
(丑)若不嫌聒噪呵,把昨晚说的 “秦叔宝见姑娘”,再接上一回罢。
(小生)极妙了。
(问介)带有鼓板么?
(丑)自古 “官不离印,货不离身”,老汉管着做甚的。(取出鼓板介)
(小生)叫左右泡开岕片,安下胡床。咱要纱帽隐囊,清谈消遣哩。
(杂设床、泡茶,小生更衣坐,杂搥背搔痒介)
(丑旁坐敲鼓板说书介)
大江滚滚浪东流,淘尽兴亡古渡头;
屈指英雄无半个,从来遗恨是荆州。
按下新诗,还提旧话。且说人生最难得的是乱离之后,骨肉重逢。总是地北天南,时移物换,经几番凶荒战斗,怎免得梗泛萍漂。可喜秦叔宝解到罗公帅府,枷锁连身,正在候审;遇着嫡亲姑娘,卷帘下阶,抱头大哭。当时换了新衣,设席款待,一个候死的囚徒,登时上了青天。这叫做 “运去黄金减价,时来顽铁生光”。(拍醒木介)
(小生掩泪介)咱家也都经过了。
(丑)再说那罗公问及叔宝的武艺,满心欢喜,特地要夸其本领,即日放炮传操。下了教场,雄兵十万,雁翅排开。罗公独坐当中,一呼百诺,掌着生杀之权。秦叔宝站在旁边,点头赞叹,口里不言,心中暗道:大丈夫定当如此!(拍醒木介)
(小生作骄态,笑介)俺左良玉也不枉为人一世矣。
(丑)那罗公眼看叔宝,高声问道:“秦琼,看你身材高大,可曾学些武艺么?”叔宝慌忙跪下,应答如流:“小人会使双锏。”罗公即命家人,将自己用的两条银锏,抬将下来。那两条银锏,共重六十八斤,比叔宝所用铁锏,轻了一半。叔宝是用过重锏的人,接在手中,如同无物。跳下阶来,使尽身法,左轮右舞,恰似玉蟒缠身,银龙护体。玉蟒缠身,万道毫光台下落;银龙护体,一轮月影面前悬。罗公在中军帐里,大声喝采道:“好呀!”那十万雄兵,一齐答应。(作喊介)如同山崩雷响,十里皆闻。(拍醒木介)
(小生照镜镊鬓介)俺左良玉立功边塞,万夫不当,也是天下一个好健儿。如今白发渐生,杀贼未尽,好不恨也。
(副净上)禀元帅爷,两位老爷俱到楼了。
(丑暗下)
(小生换冠带、杂撤床排席介)
(外扮袁继咸,末扮黄澍,冠带喝道上)
(外)长湖落日气苍茫,黄鹤楼高望故乡。
(末)吹笛仙人称地主,临风把酒喜洋洋。
(小生迎揖介)二位老先生俯临敝镇,曷胜光荣;聊设杯酒,同看春江。
(外、末)久钦威望,喜近节麾,高楼盛设,大快生平。
(安席坐,斟酒欲饮介)
净扮塘报人急上)忙将覆地翻天事,报与勤王救主人。禀元帅爷,不好了,不好了!
(众惊起介)有甚么紧急军情,这等喊叫?
(净急白介)禀元帅爷:大伙流贼北犯,层层围住神京;三天不见救援兵,暗把城门开禁。放火焚烧宫阙,持刀杀害生灵。(拍地介)可怜圣主好崇祯,(哭说介)缢死煤山树顶。
(众惊问介)有这等事,是那一日来?
(净喘介)就是这、这、这三月十九日。
(众望北叩头,大哭介)
(小生起,搓手跳哭介)我的圣上呀!我的崇祯主子呀!我的大行皇帝呀!孤臣左良玉,远在边方,不能一旅勤王,罪该万死了。
【胜如花】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伤心煞煤山私幸,独殉了社稷苍生,独殉了社稷苍生!
(众又大哭介)
(外摇手喊介)且莫举哀,还有大事相商。
(小生)有何大事?
(外)既失北京,江山无主,将军若不早建义旗,顷刻乱生,如何安抚。
(末)正是。(指介)这江汉荆襄,亦是西南半壁,万一失守,恢复无及矣。
(小生)小弟滥握兵权,实难辞责,也须两公努力,共保边疆。
(外、末)敢不从事。
(小生)既然如此,大家换了白衣,对着大行皇帝在天之灵,恸哭拜盟一番。
(唤介)左右可曾备下縗衣么?
(副净)一时不能备及,暂借附近民家素衣三领,白布三条。
(小生)也罢,且穿戴起来。
(吩咐介)大小三军,亦各随拜。
(小生、外、末穿衣裹布介)
(领众齐拜,举哀介)我那先帝呀——
【前腔】(合)宫车出,庙社倾,破碎中原费整。养文臣帷幄无谋,豢武夫疆场不猛;到今日山残水剩,对大江月明浪明,满楼头呼声哭声。(又哭介)这恨怎平,有皇天作证:从今后戮力奔命,报国仇早复神京,报国仇早复神京。
(小生)我等拜盟之后,义同兄弟;临侯督师,仲霖监军,我左昆山操兵练马,死守边方。倘有太子诸王,中兴定鼎,那时勤王北上,恢复中原,也不负今日一番义举。
(外、末)领教了。
(副净禀介)禀元帅,满城喧哗,似有变动之意,快请下楼,安抚民心。
(俱下楼介)
(小生)二位要向那里去?
(外)小弟还回九江。
(末)小弟要到襄阳。
(小生)这等且各分手,请了。
(别介)
(小生呼介)转来,若有国家要事,还望到此公议。
(外、末)但寄片纸,无不奔赴。请了。
(外、末下)
(小生)呵呀呀!不料今日天翻地覆,吓死俺也!
飞花送酒不曾擎,片语传来满座惊。
黄鹤楼中人哭罢,江昏月暗夜三更。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论语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越绝书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史评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疑龙经
- 月波洞中记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论衡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