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九太子大战九黎
九太子大战九黎
次日平明,九黎按下九宫阵法,遂披挂出马,立于阵前;这边九太子亦同勾龙领九队人马按九龙阵立马于阵前。两下队伍分开,黎贪出阵叫曰:“休放冷箭!请对阵将官出马答话!”长太子听见,即同勾龙并马而出,问曰:“来者莫非黎氏兄弟乎?”黎贪曰:“然。”勾龙曰:“汝等不遵王法,暴乱天下,先帝命某召九路诸侯,一阵而困汝兄弟,欲汝等改过前非,故撤兵回,以饶汝等残生。自先帝崩后,今逢圣主,宽洪大度到未发兵剿诛,妆等尚不思恩改过,乃敢妄起贼兵,横行犯上,有何话说!”黎贪听罢笑曰:“汝乃一书生也,前我兵败受困,悮中汝计。汝等举朝臣子合尊我兄弟为帝,犹可将功赎罪,稍延狗命,正来报仇,又敢引九太子抗敌耶?”长太子闻言,咬碎银牙,手举丈八点钢枪直取黎贪。黎贪举刀交还,两下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次太子见兄胜不得黎贪,舞三尖两刃刀,拍马夹攻。黎巨出马挥又敌住。四将于阵上大战,犹四国天王大闹天宫。三太子见二兄战不下二黎,手持方天戟一马杀上助战。黎禄看见,持枪杀出,各斗一百回合。勾尤见天色已晚,恐太子有失,急令鸣金。两下俱各收兵回营。却说太子下马与勾龙曰:“某愚兄弟正欲擒拏九黎,先生何故鸣金?”勾龙曰:“某见九黎兄弟悍勇,非力可敌,容某定一计破之。”太子曰:“全仗先生妙算!”是夜各回本寨防守去不题。
却说九黎回营,兄弟议曰:“帝子九人,今日吾兄弟三人战他三人,不能取胜,更有六人未曾出阵,不知那六人武勇何如?若似此三人,则吾等帝业光景难成。不如趁此全师,暂且退回,再作理会。”黎文等六人齐声应曰:“长兄何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明日我六人出阵,如战不胜,回亦未迟。”三兄依允。
次日,六黎各持兵刃,齐出讨战,小卒报入太子营中,太子即请勾龙计议。勾龙曰:“昨日战者,乃大黎贪,次黎巨,三黎禄,皆不能取胜而回。今日出阵,必文、廉、武、破、辅、弼六人也。见昨日三兄不能胜,心中大忿,故出斗战。”太子曰:“既然如此,却用何策以破之?”勾龙曰:“今彼大忿而来,锐气正炽,不可出战。容某略施一小计擒之。”太子兄弟六人曰:“我三兄昨日战他三黎;他兄弟六人今日敢来出战,我亦有兄弟六人。岂可坐视而让彼耀武扬威乎?今日不劳三兄出阵,待某六人战彼六黎。如不胜,甘当军令!”勾龙曰:“既太子昆玉六位要行,某亦欲观其动静,但战不胜,听某鸣金收兵,不可有悮!某自用计破之。”六太子闻言欢喜领令,辞三兄上马。勾龙曰:“请三位太子亦于阵前观战!”三太子依允。勾龙亦上马随行,齐至阵前。
催战鼓三通,两军相对,阵势排开。这边六太子立马阵东,那边六黎立马阵西。两边各通罢姓名,各寻对手厮杀。十二员将战于帝丘阵上。这一场大战怎见得:
刀来枪架,斧去锤迎。刀来枪架,眼慢些儿丧三魂;斧去锤迎,手怠些儿崩七魄。只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神愁鬼哭,雾惨云凄。
此阵名九太子帝丘大战九黎。有诗为证:
鼙鼓驱狸勉搏羊,城边白骨泣灰霜。
封侯亦足延孙子,何事贪心起不祥!
六太子与六黎正是敌手,各尽其能,一对对的迎敌,生死不舍,于阵上厮杀。一刀一枪,来来往往,如走马灯儿一般。两边三军俱看得痴呆了。自卯杀起,直至西不分胜败。勾龙于阵后看见,恐太子有失,急令鸣金收军。两家罢战,各自回营。未知胜负如何,且看下回便见。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蛮书
- 吴船录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中说
- 僧宝传
- 抱朴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刘子
- 诗文评
- 曾国藩家书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