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四十一 刘遵古
故刑部尚书沛国刘遵古,大和四年节度东蜀军。先是,蜀人有富蓄群书,刘既至,尝假其数百篇,然未尽详阅。明年夏,涪江大泛,突入壁垒,溃里中庐舍。历数日,水势始平,而刘之图书器玩尽为暴水濡污。刘始命列于庭以曝之。后数日,刘于群书中得《周易正义》一轴,笔势奇妙,字体稍古,盖非近代之书也。其卷未有题云:“上元二年三月十一日,因读《周易》,著此正义,従兹易号十二三,岁至一人八千口,当有大水漂溺,因得舒转晒曝。衡阳道士李德初。”刘阅其题,叹且久。穷其所自,乃蜀人所蓄之书也。于是召宾掾以视之。所谓“易号十二三,岁至一人八千口”者,“一人八千口”盖“大和”字也。自上元,历宝应、广德、永泰、大历、建中、兴元、贞元、永贞、元和、长庆、宝历,至大和,凡更号十有三矣。与其记果相契然。不知李德初何人耳抑非假其名以示于后乎!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诗经
- 左传
- 周礼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史记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陈书
- 南齐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桑辑要
- 伤寒论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