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襄阳王帅众观义士 白护卫死尸斩张华
襄阳王帅众观义士 白护卫死尸斩张华
且说五爷在铜网之内,被乱弩攒身,横冲竖撞,难以出网,“磕哧哧”咬碎钢牙,浑身是箭,恨不得把双睛瞪破。横着刀,弩箭毒气心中一攻,就觉着迷迷离 离的咧,后脊背早被铜网钩挂住,霎时间万事攻心,什么万岁、包公、朋友、拜兄弟,也就顾不得遮挡毒箭了,霎时间射成大刺猬相仿。众弓弩子想:怎们还不死哩?神手大圣邓 车将弓弩手的弓弩接在手中,对着铜网胡 椒眼的窟窿,一搬弩弓,一双弩箭对着窟窿射将进去,正中五老爷的面门。五爷就觉着眼前一黑,渺渺茫茫神归那世去了。
只听更道地沟小门中一阵大乱,灯火齐明。原来是王爷 带领着镇八方王官雷英、通臂猿猴姚锁、赛白猿杜亮、飞天夜叉柴温 、插翅彪王禄、一枝花苗天禄、柳叶杨春、神火将军韩奇、神偷皇甫轩、出洞虎王彦桂、小魔王郭进、小诸葛沈中元、金鞭将盛子川、三手将曹德玉、赛玄坛崔平、小灵官周通、张宝、李虎、夏侯雄、金槍将王善、银槍将王保,还有许多的文官围护着。王爷 由西边地沟门而入。王爷 言道:“银安殿听金钟所响,必是网内拿住人了。”邓 车见王爷 ,言道:“网内拿住一人,已被乱弩射死:死尸不倒,王爷 请看。”王爷 言:“怪道,怪道!什么人敢入孤家的铜网?众位卿家,可有认识此人的无有?”病太岁张华言道:“上回小臣约智化前来投效王爷 ,据小臣一看,此人大半是智化到此。”王爷 一听,言道:“若是智化,可惜呀,可惜!”命张华去看,若是智化,死后追封。命一百弓弩手放下弓弩,奔大辘轳将十八扇铜网绞起,惟有五爷挂在铜网之上。绞上盆底坑,弓弩手将辘轳搬住。张华在对面细瞧,皆因浑身是箭,拿着刀,龇着牙,瞪着眼,令人可畏。张华细看,不是智爷,倒要细细瞧瞧。往前一趋,只见五爷的五官乱动,耳轮中只听见“嚓咔”一声,绒绳崩断,铜网往下一落,五爷的这口刀正中张华胸间。只听见“噗哧”一声,张华仰面朝天,红光崩现,连五爷带铜网全压在张华身上。那两名弓弩手也教辘轳把打了个跟头。群贼一乱,连王爷 都吃一大惊,令人将铜网揭起,将五爷摘拢下来。王爷 叹息了一回:“可惜孤家的活人,教死人扎死。到底看看,果是何人?”众人多不认识,惟有小诸葛沈中元微微一笑:“王驾千岁,也不用小臣过去细看,大略必是此人。”王爷 问道:“你既知晓,倒是何人?”小诸葛言道:“乃是御前带刀四品右护卫白玉堂。”王爷 一听,连连赞叹:“耳闻他闹过东京,盗过三宝,在龙图阁和过诗,丧在孤家铜网,可惜呀,可惜!也罢,孤家将他尸首埋在盆底坑,封他个镇楼大将军,与他烧钱挂纸。”
旁边有一人言道:“千万使不得!千万使不得!”王爷 回头一看,是相面的先生。此人姓魏名昌,人称他赛管辂魏昌。请他与王爷 相面,王爷 问他:“看看孤有九五之尊没有?”魏昌道:“王驾千岁,不可胡 思乱想;若要胡 思乱想,怕不能落于正寝。”王爷 大怒,将魏昌推出砍了。连连喊冤,说:“人有内五行取贵,有外五行取贵。”王爷 说:“何以看来?”魏昌言:“我看着王爷 三天吃、喝、拉、撒、睡,可有取贵之处。”果然看了三天,辨别言道:“王爷 有九五之尊。”王爷 道:“分明你怕杀,奉承于我。”魏昌言:“不然。相书上有云:口能容拳,目能顾耳,定是君王之相。”王爷 本不懂的相书,反倒欢喜,说:“孤家坐殿之后,封你个护国大军师。”魏昌言:“谢主龙恩。”由此不让魏昌出府。
此时魏昌一想:“我是大宋的子民,今现有白护卫死在此处,若要埋在盆底坑,永世不能翻身,也不能合五太太并骨,后辈儿孙也不能烧钱挂纸。我既在王府,我明里向着王爷 ,暗里向着白五爷。”言道:“王驾千岁,万不可将此人埋在盆底坑中。又是两国的仇敌,他又在二十载的光景,要将他埋在此处,岂不要终朝作祟,使我君臣终朝不安?”王爷 言:“依你之见如何?”“依臣之见,将他用铁箱子用火焚化尸身,装在坛子里,送往君山,交 于飞叉太保钟雄,平地起坟,立个石碑,镌上他的名姓,前挖下战壕,必有侠义前来祭墓,来一个拿一个,来两个拿一双。”王爷 连连点头,说:“此计甚妙。”命人将张华、灵光、徐昌尸首搭将出去,次日用棺木成殓,与他们烧钱挂纸。五老爷的尸身用火焚化,装在坛内,送往君山。君臣等出地道,暂且不表。
且说自从五爷去后,日色将红,大人起来梳洗整衣,请五弟讲话。公孙先生道:“五老爷出衙去了。”大人一听,如高楼失脚,大海覆舟,“哎哟”一声,半晌无言,不觉得泫然泪下,言道:“吾弟此去凶多吉少。”先生在傍劝解。不时的着先生出去打听,总无音信。大人立志滴水不下,茶饭不餐,要活活饿死。
日已垂西,大人要叫张祥儿细问。先生出来威吓张样:“你家主人出去,你不至于不知,必然有话。你不肯说,大人要把你叫将进去,责罚了你。”祥儿又不敢见大人,又不敢现出字柬,直是要哭的样子。先生苦苦的追问,这才说出:“我要说出,先生救我之命。”先生说:“全有我一面承当。怎么个缘故罢?”祥儿说:“我家老爷临行,留下一个字柬。我家老爷今天不回,叫我明天献于先生。今日若献大人,将我家老爷迫回,先杀了我,日后还走。”先生道:“你把字柬拿来。你家老爷杀你,有我哩。”这才把字柬拿出,交 与先生。先生人后见大人,就将前事说了一遍,把字柬呈上。大人打开一看,上写着字:
奉大人得知,小弟玉堂今晚到襄陽王府冲霄楼探探印信虚实,有印则回,无印也回。
大人一看,“哎哟”扑倒,躺于地上,四肢直挺,浑身冰冷。不知大人生死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金史
- 陈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水经注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国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冰鉴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