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惨受刑高足枉投师 强借债阔毛私狎妓
惨受刑高足枉投师 强借债阔毛私狎妓
按:陶玉甫出至李浣芳房间,当请高亚白、钱子刚入席。宾主三人,对酌清谈;既无别客。又不叫局。李浣芳和准琵琶要唱,高亚白说:“勿必哉。”钱子刚道:“亚白哥喜欢听大曲,唱仔只大曲罢。我替耐吹笛。”阿招呈上笛子。钱子刚吹,李浣芳唱。唱的是《小宴》中“天淡云闲”两段。高亚白偶然兴发,接着也唱了《赏荷》中“坐对南薰”两段。钱子刚问陶玉甫:“阿高兴唱?”玉甫道:“我喉咙勿好。我来吹,耐唱罢。”子刚授过笛子,唱《南浦》这出,竟将“无限别离情,两月夫妻,一旦孤另”一套唱完。高亚白喝声采。李浣芳乖觉,满斟一大觥酒,奉劝亚自。亚白因陶玉甫没甚心绪,这觥饮干,就拟吃饭。玉甫满怀抱歉,复连劝三大触始罢。
一会儿,席终客散。陶玉甫送出客堂,匆匆回内。高亚白仍与钱子刚并肩联袂,同出了东兴里。亚白在路问子刚道:“我倒勿懂,李漱芳俚个亲生娘、兄弟、妹子,连搭仔陶玉甫,才蛮要好,无拨一样勿称心,为啥生到实概个病?”子刚未言先叹道:“李漱芳个人末,勿该应吃把势饭。亲生娘勿好,开仔个堂子。俚无法子做个生意。就做仔玉甫一个人,要嫁拨来玉甫。倘然玉甫讨去做小老母,漱芳倒无啥勿肯;碰著个玉甫,定归要算是大老母,难末玉甫个叔伯、哥嫂、姨夫、娘舅几花亲眷,才匆许,说是讨倌人做大老母,场面下匆来。漱芳晓得仔,为仔俚自家本底子勿情愿做倌人,故歇做末赛过勿曾做,倒才说俚是个倌人,俚自家也阿好说‘我匆是倌人’?实概一气末,就气出个病。”亚白亦为之啼嘘。
两人一面说,一面走,恰到了尚仁里口。高亚自别有所事,拱手分路。钱子刚独行进弄,相近黄翠凤家,只见前面一个倌人,手扶娘姨,步履蹒跚,循墙而走。子刚初不理会,及至门首,方看清是诸金花。金花叫声”钱老爷”,即往后面黄二姐小房间里去。
子刚踅上楼来,黄珠凤、黄金凤争相迎接,各叫“姐夫”,簇拥进房。黄翠凤问:“诸金花囗?”子刚说:“来里下头。”金凤恐子刚有甚秘密事务,假做要看诸金花,挚了珠凤走避下楼。
翠凤和子刚坐谈片刻,壁上挂钟正敲三下。子刚知道罗子富每日必到,即欲兴辞。翠凤道:“故也再坐歇末哉,啥要紧嗄?”子刚踌躇间,适值珠凤、金凤跟着诸金花来见翠凤。子刚便不再坐,告别竟去。
诸金花一见翠凤,噙着一泡眼泪,颤巍巍的叫声“阿姐”,说道:“我前几日天就要来望望阿姐,一径走勿动;今朝是定规要来哉。阿姐阿好救救我?”说着,鸣咽要哭。翠凤摸不着头脑,问道:“啥嗄?”金花自己撩起裤脚管给翠凤看。两只腿膀,一条青,一条紫,尽是皮鞭痕迹,并有一点一点鲜红血印,参差错落,似满天星斗一般。此系用烟签烧红戳伤的。翠凤不禁惨然,道:“我交代耐,做生意末巴结点,耐勿听我闲话,打到实概样式!”金花道:“勿是呀。倪个无(女每),勿比得该搭无(女每),做生意勿巴结,生来要打;巴结仔,再要打囗。故欧就为仔一个客人,来仔三四埭,无(女每)说我巴结仔俚哉,难末打呀。”
翠凤勃然怒道:“耐只嘴阿会说嗄?”金花道:“说个呀,就是阿姐教拨我个闲话。我说要我做生意末(要勿)打,打仔生意勿做哉!倪无(女每)为仔该声闲话,索性关仔房门,喊郭孝婆相帮,揿牢仔榻床浪,一径打到天亮;再要问我阿敢勿做生意?”翠凤道:“问耐末,耐就说定归勿做,让俚哚打末哉(口宛)。”金花攒眉道:“故末阿姐哉,痛得来无那哈哉呀!再要说勿做呀,说匆来哉呀。”翠凤冷笑道:“耐怕痛末,该应做官人家去做奶奶、小姐个呀,阿好做倌人?”
金凤、珠凤在傍“嗤”的失笑。金花羞得垂头嘿坐。翠凤又问道:“鸦片烟阿有嗄?”金花道:“鸦片烟有一缸来浪。碰着仔一点点,就苦煞个,陆里吃得落嗄!再听见说,吃仔生鸦片烟,要迸断仔肚肠死哚,阿要难过!”翠凤伸两指,著实指定金花,咬牙道:“耐个馅头东西!”一句未终,却顿住嘴不说了。
谁知这里说话,黄二姐与赵家(女每)正在外间客堂中,并摆两张方桌,把浆洗的被单铺排缝纫。听了翠凤之言,黄二姐耐不住,特到房里,笑向翠凤道:“耐要拿自家本事,教拨俚末,今世勿成功个哉!耐去想,前月初十边进去,就是诸十全个客人,姓陈个,吃仔一台酒,绷绷俚场面。到故歇一个多月,说有一个客人装一挡干湿,打三埭茶会。陆里晓得该个客人,倒是俚老相好,来里洋货店里柜台浪做生意,吃仔夜饭来末,总要到十二点钟去。难末本家说仔闲话了,诸三姐赶得去打俚呀。”翠凤道:“酒无拨末,局出仔几个嗄?”黄二姐摊开两掌,笑道:“通共一挡干湿,陆里来个局嗄!”
翠凤-地直跳起身,问金花道:“一个多月,做仔一块洋钱生意,阿是教耐无(女每)去吃屎?”金花那里敢回话。翠凤连问几声,推起金花头来道:“耐说囗,阿是教耐无(女每)去吃屎?耐倒再要寻开心做恩客。”黄二姐劝开翠凤道:“耐去说俚做啥?”翠凤气的瞪目哆口,嚷道:“诸三姐个无用人,有气力打俚末,打杀仔好哉(口宛)!摆来浪再要赔洋钱!”黄二姐跺脚道:“好哉呀!”说著,捺翠凤坐下。
翠凤随手把桌子一拍,道:“赶俚出去,看见仔讨气!”这一拍太重了些,将一只金镶玳惠钏臂断作三段。黄二姐咬了一声,道:“故末陆里来个晦气。”连忙丢个眼色与金凤。金凤遂挚著金花,要让过对过房间。金花自觉没脸,就要回去,黄二姐亦不更留。倒是金凤多情,依依相送。送至庭前,可巧遇着罗子富在门口下轿。金花不欲见面,掩过一边,等子富进去,才和金凤作别,手扶娘姨,缓缓出兆荣里,从宝善街一直向东,归至东棋盘街绘春堂间壁得仙堂。
请金花遭逢不幸,计较全无,但望诸三姐不来查问,苟且偷安而已。不料次日饭后,金花正在客堂中同几个相帮笑骂为乐,突然郭孝婆摸索到门,招手唤金花。金花猛吃一吓,慌的过去。郭孝婆道:“有两个蛮蛮好个客人,我搭耐做个媒人,难未巴结点,阿晓得?”金花道:“客人来浪陆里嗄?”郭孝婆道:“哪,来哉。”金花抬头看时,一个是清瘦后生;一个有须的,跷着一只脚。各穿一件雪青官纱长衫。金花迎进房间,请问尊姓。后生姓张,有须的说是姓周。金花皆不认识,郭孝婆也只认识张小村一个。外场送进干湿,金花照例敬过,即向榻床烧鸦片烟。郭孝婆挨到张小村身傍,悄说道:“俚末是我外甥囡,耐阿好照应照应?随便耐开消末哉。”小村点点头。郭孝婆道:“阿要喊个台面下去?”小村正色禁止。郭孝婆俄延一会,复道:“价末问声耐朋友看,阿好?”小村反问郭孝婆道:“该个朋友耐阿认得?”郭孝婆摇摇头。小村道:“周少和呀。”郭孝婆听了,做嘴做脸,溜出外去。金花装好一口烟,奉与周少和。少和没有瘾,先让张小村。
小村见这诸金花面张、唱口、应酬,并无一端可取,但将鸦片烟畅吸一顿,仍与少和一淘踅出得仙堂,散步逍遥,无拘无束;立在四马路口,看看往来马车;随意往华众会楼上,泡一碗茶,以为消遣之计。
两人方才坐定,忽见赵朴斋独自一个接踵而来,也穿一件雪青官纱长衫,嘴边衔著牙嘴香烟,鼻端架著墨晶眼镜,红光满面,气象不同,直上楼头,东张西望。小村有心依附,举手招呼。朴斋竟不理会,从后面烟间内团团兜转,踅过前面茶桌边,始见张小村,即问:“阿看见施瑞生?”小村起身道:“瑞生勿曾来,耐阿寻俚?就该措等一歇哉呀。”
朴斋本待绝交,意欲于周少和面前夸耀体面,因而趁势人座。小村喊堂倌再泡一碗。少和亲去点根纸吹,授过水烟筒来。朴斋见少和一步一拐,问是为啥。少和道:“楼浪跌下来,跌坏个。”小村指朴斋向少和道:“倪一淘人,就挨著俚运气最好。我同耐两家头,才是倒霉人:耐个脚跌坏仔,我个脚别脱仔。”
朴斋问吴松桥如何。小村道:“松桥也匆好,巡捕房里关仔几日天,刚刚放出来。俚个亲生爷要搭俚借洋钱,噪仔一泡。幸亏外国人勿曾晓得,勿然生意也歇个哉。”少和道:“李鹤汀转去仔阿出来?”小村道:“郭孝婆搭我说,要出来快哉。为俚阿叔生仔杨梅疮,到上海来看,俚一淘来。”朴斋道:“耐陆里看见个郭孝婆?”小村道:“郭孝婆寻到我栈房里,说是俚外甥囡来哚幺二浪,请我去看,就坎坎同少和去装仔挡干湿。”少和讶然道:“坎坎个就是郭孝婆,我倒勿认得,失敬得极哉!前年,我经手一桩官司,就办个郭孝婆拐逃(口宛)。”小村恍然道:“怪勿得俚看见耐有点怕。”少和道:“啥勿怕嗄!故歇再要收俚长监,一张禀单好哉。”朴斋偶然别有会心,侧首寻思,不复插嘴。少和、小村也就无言。
三人连饮五六开茶,日云暮矣。赵朴斋料这施瑞生游踪无定,无处堪寻,遂向周少和、张小村说声“再会”,离了华众会,径归三马路鼎丰里家中,回报妹子赵二宝,说是施瑞生寻勿著。二宝道:“明朝耐早点到俚屋里去请。”朴斋道:“俚匆来末,请俚做啥?倪好客人多煞来浪。”二宝沉下脸道:“教耐请个客人末,耐就匆肯去,单会吃饱仔饭了白相,再有啥个用场圆”朴斋惶急,改口道:“我去,我去。我不过说说末哉。”二宝才回嗔敛怒。
其时,赵二宝时髦已甚,每晚碰和吃酒,不止一台。席间撒下的小碗,送在赵洪氏房里,任凭赵朴斋雄啖大嚼,酣畅淋漓;吃到醉醺醺时,便倒下绳床,冥然罔觉,固自以为极乐世界矣。
这日,赵朴斋奉妹子之命,亲往南市请施瑞生。瑞生并不在家,留张名片而已。朴斋暗想,此刻径去覆命,必要说我不会干事,不若且去王阿二家重联旧好,岂不妙哉!比到了新街口,却因前番曾遭横逆,打破头颅,故此格外谨慎。先至间壁,访郭孝婆做个牵头,预为退步。郭孝婆欢颜晋接,像天上吊下来一般,安置朴斋于后半间稍待,自去唤过王阿二来。
王阿二见是朴斋,眉花眼笑,扭捏而前,亲亲热热的叫声“阿哥”,道:“房里去囗。”朴斋道:“就该搭罢。”一面脱下青纱衫,挂在扌耆帐竹竿上。王阿二遂央郭孝婆关照老娘姨,一面推朴斋坐于床沿,自己爬在朴斋身上,勾住脖项说道:“我末一径牵记煞耐,耐倒发仔财了想勿着我,倪勿成功个!”朴斋就势两手合抱,问道:“张先生阿来?”王阿二道:“耐再要说张先生,别脚哉呀!倪搭还欠十几块洋钱勿着杠。”
朴斋因历述昨日小村之言。王阿二跳起来道:“俚有洋钱,倒去么二浪攀相好。我明朝去问声俚看!”朴斋按住道:“耐去末(要勿)说起我囗!”王阿二道:“耐放心,勿关耐事。”
说著,老娘姨送过烟茶二事,仍回间壁看守空房。郭孝婆在外间听两人没些声息,知已入港,因恐他人再来打搅,亲去门前看风哨探。好一会,忽然听得后半间地板上历历碌碌,一阵脚声,不解何事。进内看时,只见赵朴斋手取长衫要着,王阿二夺下不许,以致扭结做一处。郭孝婆劝道:“啥要紧嗄?”王阿二盛气诉道:“我搭俚商量,阿好借十块洋钱拨我,烟钱浪算末哉。俚回报仔我无拨,倒立起来就走。”朴斋求告道:“故歇我无拨来里(口宛)!停两日,有仔末拿得来,阿好?”王阿二不依,道:“耐要停两日末,长衫放来浪,拿仔十块洋钱来拿。”朴斋跺脚道:“耐要我命哉,教我转去说啥嗄?”
郭孝婆做好做歹,自愿作保,要问朴斋定个日子。朴斋说是月底,郭孝婆道:“就是月底也无啥。不过,到仔月底,定归要拿得来个囗。”王阿二给还长衫,亦着实嘱道:“月底耐勿拿来末,我自家到耐鼎丰里来请耐去吃碗茶。”
朴斋连声唯唯,脱身而逃;一路寻思,自悔自恨,却又无可如何。归至鼎丰里口,远远望见自家门首,停着两乘官轿,拴着一匹白马。踅进客堂,又有一个管家踞坐高椅,四名轿班列坐两倍。
朴斋上楼,正待回话,却值赵二宝陪客闲谈,不敢惊动,只在帘子缝里暗地张觑。两位客人,惟认识一位是葛仲英,那一位不认识的,身材俊雅,举止轩昂,觉得眼中不曾见过这等人物。仍即悄然下楼,踅出客堂,请那管家往后面帐房里坐。探问起来,方知他主人是天下闻名、极富极贵的史三公子,祖籍金陵,出身翰苑,行年弱冠,别号天然。今为养疴起见,暂作沪上之游;质居大桥一所高大洋房,十分凉爽旧与二三知己,杯酒谈心。但半月以来,尚未得一可意人儿承欢侍宴,未免辜负花晨月夕耳。朴斋听说,极口奉承,不遗余力。并问知这管家姓王,唤做小王,系三公子贴身伏侍掌管银钱的。朴斋意欲得其欢心,茶烟点心络绎不绝,小王果然大喜。
将近上灯时候,娘姨阿虎传说,令相帮叫菜请客。朴斋得信,急去禀命母亲赵洪氏,拟另叫四色荤碟,四道大菜,专请管家,赵洪氏无不依从。等到楼上坐席以后,帐房里也摆将起来,奉小王上坐,朴斋在下相陪,吃得兴致飞扬,杯盘狼藉。
无如楼上这台酒仅请华铁眉、朱蔼人两人,席间冷清清的,兼之这史三公子素性怯热,不耐久坐,出局一散,宾主四人哄然出席,皆令轿班点灯,小王只得匆匆吃口干饭,趋出立候。三公子送过三位,然后小王伺候三公子登轿,自己上马,鱼贯而去。
- 推荐作品:
- 史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传记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说苑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