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蹇偿债
李公著明,慷慨好施。乡人王卓,佣居公家。其人少游惰,不能操农务,家屡贫。然小有技能,常为役务,每赍之厚。时无晨炊,向公哀乞,公辄给以升斗。一日告公曰:“小人日受厚恤,三四口幸不饿殍,然何可以久?乞主人贷我绿豆一石作资本。”公忻然授之。卓负去,年余,一无所偿,及问之,豆资已荡然矣。公怜其贫,亦置不索。
公读书萧寺。后三年余,忽梦卓来曰:“小人负主人豆直,今来投偿。”公慰之曰:“若索尔偿,则平日所负欠者,何可算数?”卓愀然曰:“固然。凡人少有所为而受人千金,可不报也。若无端受人资助,升斗且不容昧,况其多哉!”言已竟去。公愈疑。既而家人白公曰:“夜牝驴产一驹,且修伟。”公忽悟曰:“得毋驹乃王卓耶?”越数日归,见驹,戏呼王卓,驹奔赴,若有知识。自此遂以为名。公乘赴青州,衡府内监见而悦之,愿以重价购之,议直未定。适公以家务,急不可待,遂归。又逾岁,驹与雄马同枥,龁折胫骨,不可疗。有牛医至公家,见之,谓公曰:“乞以驹付小人,朝夕疗养,需以岁月。万一得痊,得直与公剖分之。”公如所请。后数月,牛医售驴得钱千八百,以半献公。公受钱顿悟,其数适符豆价也。噫!昭昭之债,而冥冥之偿,此足以劝矣。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陈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茶经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五灯会元
- 庄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