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范增非人杰
  世谓范增为人杰,予以为不然。夷考平生,盖出战国从横之余,见利而不知义者也。始劝项氏立怀王,及羽夺王之地,迁王于郴,已而弑之。增不能引君臣大谊,争之以死。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关者王之,沛公既先定关中,则当如约,增乃劝羽杀之,又徒之蜀汉。羽之伐赵,杀上将军义,增为末将,坐而视之。坑秦降卒、杀秦降王、烧秦宫室,增皆亲见之,未尝闻一言也。至于荥阳之役,身遭反间,然后发怒而去。鸣呼,疏矣哉!东坡公论此事伟甚,犹未尽也。
  世人都认为范增是人中豪杰,我认为并非如此。平心静气地考察他的生平,可以把他看成是战国纵横家的残余,是见到好处就不管道义的人。起初他劝项粱扶立怀王,可是等到项羽夺得怀王的土地,把怀王迁到郴(今湖南郴县),不久又杀了怀王,范增却不能依照君臣的大义以死相殉。怀王跟几位将领约定,先进入关中灭秦的为关中之王,沛公既然已经先平定了关中,那么就应该遵守约定,范增竟然劝项羽杀了沛公,事既不成,又将他迁移到蜀郡汉中一带。项羽在征伐赵军的时候,杀了上将军宋义,范增作为末将,坐视不管。项羽活埋秦朝降兵,杀死秦朝降王、烧毁秦朝皇室,范增都亲眼所见,却没有听到他说一句劝说的话。到了荥阳之战,范增自己受了敌方的离间,竟然又发怒离去。唉,疏失太多了!苏东坡对这件事的论述非常深刻,但还是不够充分。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公羊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英雄记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司马法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庄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古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