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东晋将相
  西晋南渡,国势至弱,元帝为中兴主,已有雄武不足之饥,余皆童幼相承,无足称算。然其享国百年,五胡云扰,竟不能窥江、汉,苻坚以百万之众,至于送死淝水,后以强臣擅政,鼎命乃移,其于江左之势,固自若也,是果何术哉?尝考之矣,以国事付一相,而不贰其任,以外寄付方伯,而不轻其权,文武二柄,既得其道,余皆可概见矣。百年之间,会稽王昱、道子、元显以宗室,王敦、二桓以逆取,姑置勿言,卞壶、陆玩、郗鉴、陆晔、王彪之、坦之不任事,其真托国者,王导、庾亮、何充、庾冰、蔡谟、殷浩、谢安、刘裕八人而已。方伯之任,莫重于荆、徐,荆州为国西门,刺史常都督七八州事,力雄强,分天下半。自渡江讫于太元,八十余年,荷阃寄者,王敦、陶侃、庾氏之亮、翼、桓氏之温、豁、冲、石民八人而已,非终于其军不辄易,将士服习于下,敌人畏敬于外,非忽去忽来,兵不适将,将不适兵之比也。顷尝为主上论此,蒙欣然领纳,特时有不同,不能行尔。
  西晋南渡之后,国势十分衰弱,晋元帝是中兴之主,已遭到“雄武不足”的讥讽,其余的君主都是童年甚至幼年时继承帝位,更不值一提,然而东晋国百年之久,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纷纷侵袭骚扰,竟不能窥视江、汉地区,前秦苻坚率百万大军南下,竟是到沈水送死来了。后来因为强臣专权,皇位才转移,但东晋政权在江左的势力长期安然自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曾经考察分析过,东晋把国家政事交给宰相,不设副职,把军事大权托付方伯,权力很重。文武两方面的权柄,既能得到合适的安排,其余的问题可以想见了,东晋百年之间,会稽王司马呈、司马道子、司马元显凭着是宗室执政,王敦、二桓(桓温、桓冲)则以悖逆掌权,姑且置之不论;卞壶、陆玩、郗鉴、陆晔、王彪之、坦之不办事;真正能托付国事的,不过王导、庾亮、何充、庾冰、蔡谟、殷浩、谢安、刘裕八人罢了。军事上的方伯之任,没有比荆、徐二州更重要的,荆州是国家的西大门,荆州刺史常总管七八个州的事情,实力雄厚强大,占天下一半。自晋元帝渡江即位到晋孝武帝太元末,八十余年,担负统兵将帅责任的,不过王敦、陶侃、庚家的亮、翼,桓家的温、豁、冲、石民八人罢了,非死在军中不轻易调动,所以将士在下熟悉服从他,敌人在外敬重惧怕他,不是那种忽去又忽来,兵不适应将,将不适应兵的情况可比拟的。不久前我曾为皇上论及这个问题,蒙皇上高兴地肯定并采纳了,只是因为时代有所不同,不能实行罢了。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诗经
- 周礼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隋书
- 宋书
- 周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说苑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论衡
- 权谋残卷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说唐全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