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捷智部·司马遹
【原文】
原文
司马遹晋惠帝太子遹。自幼聪慧,宫中尝夜失火,武帝登楼望之,太子乃牵帝衣入暗中。帝问其故,对曰:“暮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可令照见人主。”时遹才五岁耳,帝大奇之。尝从帝观豕牢,言于帝曰:“豕甚肥,何不杀以养士,而令坐费五谷?”帝抚其背曰:“是儿当兴吾家。”后竟以贾后谗废死,谥愍怀。吁,真可愍可怀也!
晋惠帝的太子叫做司马遹,从小就聪明异常。晋武帝时,一天夜里宫中发生了大火,武帝登楼观看火势,司马遹拉着武帝的衣角,让武帝隐身在暗处。武帝问司马遹原因,司马遹说:“夜色昏暗,火场一片混乱,需要小心防范意外发生,皇上不应站在火光映照、每个人都能看得见的地方。”这时司马遹才五岁,武帝感觉非常惊异。还有一次,司马遹随同晋武帝去检查猪圈,他指着满栏的肥猪对晋武帝说:“这些猪已经养得非常肥了,为什么不杀了来犒劳将士,反让它们白白浪费粮食呢?”武帝听后,抚摸着太子的背说:“这个孩子日后必定能使我家兴旺。”没想到日后惠帝却因贾后的谗言使太子惨死,谥号“愍怀”,真是一位值得怜悯、值得怀念的太子啊!
〔评〕此智识人,何以不禄?噫!斯人而禄也,司马氏必昌,而天道僭矣。遹谥愍怀。而继惠世者,一怀一愍,马遂革而为牛,天之巧于示应乎?
(评译)太子智慧过人,可是怎么会如此短命啊?唉!如果太子能活得长些,司马氏必定会昌盛。然而,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是不是会违犯天道运行的正常规律呢?司马遹谥号愍怀,而惠帝死后,继承帝位的竟然分别是怀帝和愍帝。司马氏最后为牛氏所取代,难道是上天的安排,早就已经巧妙地显示出来了吗?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别史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通典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三略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北游记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