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看命口诀一
大凡看命先看月支,有无财官,方看其它,月令为命也。
月取支神,年取天干,日取天干,流岁取天干,大运取支神。
月为本,日为主,如月有正官及偏官,而时又入他格,只以月中取,他格无用。
如月令全无可用,方看他格。
古歌云:三宫带格混难详,不晓凭谁是贵方,一任三宫皆带格,除非只得用提纲是也。
月令用地支,假如官星,须要上下干支透出为妙。或干透出,支中不透,主聪俊。
忌年与时冲,月支日支自冲不妨,大运及岁君来冲月支则祸。
凡正官一位,乃君子贵人,笃厚纯粹,刚直廉明,年时有印尤妙,多则反主成败。
四位纯官,仕宦虚名。
凡七煞一位,聪明伶俐,二位三位,先清后浊。四柱纯煞有制贵,无制贫凡。
财一位务要得时,富贵成家,为人性燥紧急。二位性气灭半,三位四位耗气身衰。
若身旺甚则可成立,弱则劳苦生受。
凡印不论一位二位四位都好,格中不宜见财破印。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谷梁传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围炉夜话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释家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