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卷中·羊
(一)角∶主惊邪,明目,辟鬼,安心益气。烧角作灰,治鬼气并漏下恶血。〔嘉·证〕
(二)羊肉∶温。主风眩瘦病,小儿惊痫,丈夫五劳七伤,脏气虚寒。河西羊最佳,河东羊亦好。纵驱至南方,筋力自劳损,安能补益人?〔嘉〕
(三)羊肉∶妊娠人勿多食。〔证〕
患天行及疟人食,令发热困重致死。〔嘉〕
(四)头肉∶平。主缓中,汗出虚劳,安心止惊。宿有冷病患勿多食。主热风眩,疫疾,小儿痫,兼补胃虚损及丈夫五劳骨热。热病后宜食羊头肉。〔证〕
(五)肚∶主补胃病虚损,小便数,止虚汗。以肥肚作羹食,三五度瘥。〔嘉·证〕
(六)肝∶性冷。治肝风虚热,目赤暗痛,热病后失明者,以青羊肝或子肝薄切,水浸敷之,极效。生子肝吞之尤妙。〔证〕
主目失明,取 羊肝一斤,去脂膜薄切,以未着水新瓦盆一口,揩令净,铺肝于盆中,置于炭火上 ,令脂汁尽。候极干,取决明子半升,蓼子一合,炒令香为末,和肝杵之为末。以白蜜浆下方寸匕。食后服之,日三,加至三匕止,不过二剂,目极明。一年服之妙,夜见文本并诸物。〔证〕
(七)其 羊,即骨历羊是也。常患眼痛涩,不能视物,及看日光并灯火光不得者,取熟羊头眼睛中白珠子二枚,于细石上和枣汁研之,取如小麻子大,安眼睛上,仰卧。日二夜二,不过三四度瘥。〔证〕
(八)羊心∶补心肺,从三月至五月,其中有虫如马尾毛,长二三寸已来。须割去之,不去令人痢。〔证〕
(九)羊毛∶醋煮裹脚,治转筋。〔嘉〕
(十)又,取皮去毛煮羹,补虚劳。煮作 食之,去一切风,治脚中虚风。〔证〕
(十一)羊骨∶热。主治虚劳,患宿热人勿食。〔证〕
(十二)髓∶酒服之,补血。主女人风血虚闷。〔证〕
(十三)头中髓∶发风。若和酒服,则迷人心,便成中风也。〔证〕
(十四)羊屎∶黑人毛发。主箭镞不出。粪和雁膏敷毛发落,三宿生。〔证〕
(十五)白羊黑头者,勿食之。令人患肠痈。一角羊不可食。六月勿食羊,伤神。〔证〕
(十六)谨按∶南方羊都不与盐食之,多在山中吃野草,或食毒草。若北羊,一二年间亦不可食,食必病生尔。为其来南地食毒草故也。若南地人食之,即不忧也。今将北羊于南地养三年之后,犹亦不中食,何况于南羊能堪食乎?盖土地各然也。〔证〕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大戴礼记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说苑
- 近思录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谱录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鬼神传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僧宝传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