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
此第十卷,第二十二篇,凡四十八证,前三阴三阳篇中,悉具载之。
此以下诸方,于随卷本证下虽已有,缘止以加减言之,未甚明白,似于览者检阅未便,今复校勘,备列于后: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掰) 桂枝二两(去皮) 麻黄*三两(去节)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加厚朴二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余依前法。
桂枝加附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术附汤方,附于此方内,去桂枝,加白术四两,依前法。
桂枝去芍药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余依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两(去节) 大枣四枚(掰) 杏仁二十四个(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掰)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
白虎加人参汤方
于白虎汤方内,加人参三两,余依白虎汤法。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各三两,余依前法,煎服。小便利,则愈。
以上九方,病证并在第二卷内。
葛根加半夏汤方
于葛根汤方内,加入半夏半升,余依葛根汤法。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
于第二卷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余依桂枝汤法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于栀子豉汤方内,加入甘草二两,余依前法。得吐,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于栀子豉汤方内,加生姜五两,余依前法。得吐,止后服。
柴胡加芒硝汤方
于小柴胡汤方内,加芒硝六两,余依前法。服不解,更服。
桂枝加桂汤方
于第二卷桂枝汤方内,更加桂二两,共五两,余依前法。
以上六方,病证并在第三卷内。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去皮) 黄芩 人参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掰)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四两
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计)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掰)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于黄芩汤方内,加半夏半升,生姜一两半,余依黄芩汤法服。
以上五方,病证并在第四卷内。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一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掰)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加芍药汤方
于第二卷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三两,随前共六两,余依桂枝汤法。
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当归二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细辛三两 生姜半斤(切) 大枣二十五枚(掰) 吴茱萸二升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以上三方,病证并在第六卷内。
四逆加人参汤方
于四逆汤方内,加人参一两,余依四逆汤法服。
四逆加猪胆汁汤方
于四逆汤方内,加入猪胆汁半合,余依前法服;如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以上二方,病证并在第七卷内。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左传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管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子不语
- 孽海花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冰鉴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