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九 草部·木香
释名
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
中气不省(闭目不语,状如中风)。用木香研细,冬瓜子煎汤灌下三钱。谈盛者。药中加竹沥和姜汁。
胃气闷胀,不思饮食。用木香、诃子各二十两,捣烂筛过,加糖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酒送下。此方名“青木香丸”。
心气刺痛。用木香一两、皂角(炙)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流动性气痛。用温水磨木香成浓汁,加热酒调服。
小肠疝气。用木香四两,酒三斤煮过。每日取酒饮三次。
气滞腰前。用木香、乳香各二钱,酒浸,饭上蒸,均以酒调服。
突然耳聋。用木香一两,切小,放苦酒中浸一夜,取出,加麻油一合,微火煎过,滤去药渣,以油滴耳。一天三、四次。
霍乱转筋(腹痛)。用木香末一钱,放入木瓜汁一杯中,加热酒调服。
痢疾(包括久痢)用木香一块(方圆一寸)、黄连半两,同在半升水中煎干。单取木香,焙干研细,分三次服。第一闪,橘皮汤送下;第二次,米汤送下;第三次,甘草汤送下。
肠风下血。用木香、黄连,等分为末。放入猪大肠中,两头扎定,煮到极烂,然后去药食肠,或连药捣为丸子吞服。
小便浑浊,状如精液。用木香、没药、当归,等分为末。以刺棘心的榨汁和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盐汤送下。
小儿阴肿(阴茎肿大。或缩小,很痛)。用木香、枳壳(麸炒)各二钱半,炙甘划暗无天日钱,水煎服。
各种痈疽、疮疖。用木香、黄连、槟榔,等分为末,油调搽患处。
蛇虫咬伤。用木香不限量,煎水服,有奇效。
腋下、阴下湿臭或已成疮。用好醋浸木香夹于腋下阴下,或研末敷患处。
牙痛。和木香末加少许麝香迭牙,同时以盐汤漱口。
附方
木香的主要功用为:行气止痛,健脾和胃。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隋书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通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东游记
- 孽海花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南游记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前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