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基本简介
全书共7卷,6万余字。内容以北方农业为对象,农耕与蚕桑并重。
卷一典训
卷一典训,记述农桑起源及文献中重农言论和事迹;
卷二耕垦
卷二耕垦、播种,包括总论整地、选种和种子处理及作物栽培各论;
其他卷简介
卷三栽桑;卷四养蚕;卷五瓜菜、果实;卷六竹木、药草;卷七孳畜、禽鱼等。内容绝大部分引自《齐民要术》以及《士农必用》、《务本新书》、《四时纂要》、《韩氏直说》等书,虽系摘录,但取其精华,摒弃名称训诂和迷信无稽的说法;其中也有一些文字是出于编纂人之手,都以新添标明。
本书在继承前代农书的基础上,对北方地区精耕细作和栽桑养蚕技术有所提高和发展;对于经济作物如棉花和苎麻的栽培技术尤为重视。这在当时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农书。
- 推荐作品:
- 经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中庸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明史
- 宋史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梁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艺术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