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蚕事预备·生蚁
《士农必用》:生蚁,惟在凉暖知时,开措得法,使之莫有先后也。生蚁不齐,则其蚕眠起,至老俱不能齐也。其法:变灰色已全,以两连相合,铺于一净箔上,紧卷了两头,绳束,卓立于无烟净凉房内。第三日晚,取出展箔,蚁不出为上;若有先出者,鸡翎扫去不用,名“行马蚁”,留则蚕不齐。每三连虚卷为一卷,放在新暖蚕屋内。槌匝下,隔箔上。候东方白,将连于院内一箔上单铺;如有露,于凉房中或棚下。待半顿饭时,移连入蚕房,就地一箔上单铺。少间,黑蚁齐生。并无一先一后者,和蚁秤连,记写分两。
《士农必用》:蚕下蚁这件事情,一定要知道,蚕种什么时候要凉,什么时候要暖,和恰当的掌握好变色和抑制下蚁的方法,使生蚁的时间齐整化,不分先后。如果下蚁的时间不整齐,蚕从眠起一直到老都不会齐整如一。做到这一点的方法是:蚕卵已经全部变为灰色时,将每两张蚕连面对面地合起,铺在一张干净的空箔上,把箔紧卷起来,两头用绳子捆好,竖立在没有烟气的干净的凉房中。等到第三天晚间,将箔取出,打开,若没有蚕蚁生出来,那是再好不过了;若有些蚕蚁已经先生出来,便要用鸡翎毛扫去不要用。先生的蚁,叫“行马蚁”,如将这种蚁养起来,蚕便会眠起不齐整。然后将每三张蚕连,轻轻地虚着卷成卷,放到新修理过的,温暖的蚕室中,立放在蚕架的四周下方,底箔的上方。等候东方天色放亮,将连拿到室外,在院内的箔上单张铺开,如有露水,可在凉爽的屋中或棚下(面的箔上单铺)。大约过半顿饭时间,便将连移进蚕室,在靠近地面的底箔上,单张铺开。不要多时,黑色的蚕蚁,便会同时化生,没有一个先生或后生的。将初生的蚕连同空连一起用秤称过,记录重量。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诗经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华阳国志
- 庐山记
- 通典
- 史通
- 传习录
- 三字经
- 荀子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医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