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韬·练士
武王问太公曰:“练士之道奈何?”
武王问太公说:“选编士卒的方法应是什么呢?”
太公曰:“军中有大勇、敢死、乐伤者,聚为一卒,名曰冒刃之士;有锐气、壮勇、强暴者,聚为一卒名曰陷陈之士;有奇表长剑、接武齐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锐之士;有披距、伸钩、强梁多力、溃破金鼓,绝灭旌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力之士;有逾高绝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名曰寇兵之士;有王臣失势欲复见功者,聚为一卒,名曰死斗之士;赘婿人虏欲掩迹扬名者,聚为一卒,名曰励钝之士,有死将之人子弟欲与其将报仇者,聚为一卒,名曰敢死之士;有贫穷愤怒欲快其志者,聚为一卒,名曰必死之士;有胥靡免罪之人欲逃其耻者,聚为一卒,名曰幸用之士;有材技兼人能负重致远者,聚为一卒,名曰待命之士。此军之服习,不可不察也。”
太公答道:“把军队中勇气超人、不怕死伤的人编为一队,叫冒刃之士;把锐气旺盛、强壮凶猛的人,编为一队,叫陷阵之士;把体态奇异,善用长剑,步履稳健、动作整齐的,编为一队,叫勇锐之士;把臂力过人能拉直铁钩、强壮有力能冲人敌阵捣毁敌人金鼓、撕折敌人旗帜的人,编为一队,叫勇力之士;把能翻越高山,行走远路、轻足善走的人,编为一队,叫寇兵之士;把曾经是贵族大臣而已失势而想重建功勋的人,编为一队,叫死斗之士;把阵亡将帅的子弟,急于为自己父兄报仇的人,编为一队,叫敢死之士;把曾人赘为婿和当过敌人俘虏,要求扬名遮丑的人,编为一队,叫做励钝之士;把因自己贫穷而愤怒不满,要求立功受赏而达到富足心愿的人,编为一队,叫必死之士;把免罪刑徒,要掩盖自己耻辱的人,编为一队,叫幸用之士;把才技胜人,能任重致远的人,编为一队,叫待命之士。这就是选编士卒的方法,不能不仔细考察。”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论语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明夷待访录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艺术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独异志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