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晋语·宰周公论齐侯好示
葵丘之会,献公将如会,遇宰周公,曰:“君可无会也。夫齐侯好示务施,与力而不务德,故轻致诸侯而重遣之,使至者劝而叛者慕。怀之以典言,薄其要结而厚德之,以示之信。三属诸侯,存亡国三,以示之施。是以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譬之如室,既镇其甍矣,又何加焉?吾闻之,惠难遍也,施难报也。不遍不报,卒于怨仇。夫齐侯将施惠如出责,是之不果奉,而暇晋是皇,虽后之会,将在东矣。君无惧矣,其有勤也!”公乃还。
齐桓公发起诸侯们在葵丘盟会,晋献公打算去参加。遇到宰周公,宰周公说:“你可以不去参加盟会。齐桓公好大喜功,施一些小恩惠,致力于武功而不修德,所以诸侯到他那里只献一些薄礼却满载而归。这是为了让到会的诸侯受到鼓励,而使背叛他的诸侯心怀羡慕。每次盟会时只不过重申一下过去的誓约,同时简化其仪式,而多给诸侯些好处,用以显示他的诚信。他主持过三次盟会,保住过三个快要灭亡的国家,用以显示他的热心助人。为此他北伐山戎,南攻楚国,在西边发起了这次盟会。譬如一件房子,已经在它的栋梁上加盖了屋顶,还能再加什么呢?我听说,施惠难以普遍,受恩难以报答。不普遍不报答,最终会结下怨气和仇恨。那齐桓公施的恩惠好像放出的债希望得到回报,这种想法是行不通的。他哪有功夫来对付晋国?即使是以后的盟会,也将会在东边举行了。你不必害怕齐侯,将来有你出力气的时候。”献公就回国了。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尔雅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明史
- 宋史
- 隋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五代新说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三略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西游记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