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序·序
孔子称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洪崖先生创高道於上皇之代,许由善卷不降节於唐虞之朝,是以易有束帛之义,礼有玄纁之制。诗人发白驹之歌,春秋显子臧之节。明堂月令以季春聘名士,礼贤者。然则,高让之士,王政所先,厉浊激贪之务也。史班之载,多所阙略。梁鸿颂逸民,苏顺科高士,或录屈节,杂而不纯。又近取秦汉,不及远古,夫思其人犹爱其树,况称其德而赞其事哉!谧采古今八代之士,身不屈於王公,名不耗於终始,自尧至魏,凡九十馀人。虽执节若夷齐,去就若两龚,皆不录也。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十三经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汉官六种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三字经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古画品录
- 杂家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唐传奇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宝传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别集
- 冰鉴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桃花扇
- 长生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