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秦一·田莘之为陈轸说秦惠王
田莘之为陈轸说秦惠王曰:“臣恐王之如郭君。夫晋献公欲伐郭,而惮舟之侨存,荀息曰:‘周书有言,美女破舌。’乃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舟之侨谏而不听,遂去。因而伐郭,遂破之。又欲伐虞,而惮宫之奇存。荀息曰:‘周书有言,美男破老。’乃遗之美男,教之恶宫之奇。宫之奇以谏而不听,遂亡。因而伐虞,遂取之。今秦自以为王,能害王者之国者,楚也。楚智横君之善用兵,用兵与陈轸之智,故骄张仪以五国。来,必恶是二人。愿王勿听也。”张仪果来辞,因言轸也,王怒而不听。
田莘替陈轸游说秦惠王说:“我担心大王会像郭君那样。晋献公想要攻打郭地,然而畏难舟之侨的存在。苟息说:‘《周书》上有话,美女可以破败谏臣。’于是送出漂亮的女歌伎,用她去干扰敌方的政治。舟之侨因进谏而郭君不听,便离郭而去。于是晋献公讨伐郭君,终于攻破了郭地。后来,晋献公又想要攻打虞国,然而又畏难宫之奇的存在。苟息说:‘《周书》上有话,外宠之臣可以破败国老。’于是送出外宠之臣,让他去中伤宫之奇。宫之奇因进谏而虞君不听,便离开了虞国。于是晋献公讨伐虞国,终于夺取了虞国。现在秦国自封为王,能祸害大王您的是楚国。楚国知道横门君善于用兵,同时知道陈轸足智多谋,所以重用张仪出使韩、魏、赵、燕、齐五国。张仪来秦国,必定要中伤横门君和陈轸。希望大王您不要听信他。”不久,张仪果真前往秦国向秦惠王呈辞,说了陈轸的坏话,秦惠王大怒没有听信他。
- 推荐作品:
- 子
- 十三经
- 礼记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