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梁·列传十四
李珽,字公度,陇西敦煌人。五世祖忠懿公憕,有大节,见《唐史》。父縠, 仕懿、僖朝,官至右谏议大夫。珽聪悟,有才学,尤工词赋。僖宗朝,晋公王铎提 兵柄,镇滑台,縠居宾席,铎见珽,大赏叹之。年二十四登进士第,解褐授校书郎, 拜监察御史,俄丁内艰。先是,父旅殡在远,家贫无以襄事,与弟琪当腊雪以单缞 扶杖,衔哀告人,由是两克迁祔。而珽日不过食一溢,恆羸卧丧庐中不能兴。大为 时贤所叹。忧阕,再征为御史,以瘠不起。成汭之镇荆州,辟为掌书记,逾时乃就。
罗隐,余杭人。以诗歌闻名于天下,特别擅长于歌咏史事,但做诗大多寓含讥刺嘲讽,因此不被科举录取,却大为唐朝宰相郑畋、李蔚所赏识。罗隐虽然负有文才盛名,但是形貌古朴而丑陋。郑畋的女儿小时就有文才,曾经披阅罗隐的诗卷,朗诵不停,郑畋猜想他女儿爱慕罗隐的文才。一天,罗隐来到郑畋家里,郑畋的女儿放下门帘在后面偷看罗隐,从此就完全不再诵读罗隐的诗歌。唐广明年间,罗隐因战乱回到故乡,节度使钱..任命他为从事。开平初年,梁太祖征召他为右谏议大夫,罗隐不就任,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暗中上表推荐,于是授予他给事中官职。生年八十多岁,死在钱塘。有文集多卷流行于世。
天复中,淮寇大举围夏口,逼巴陵,太祖患之,飞命成汭率水军十万援于鄂。 珽入言曰:“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 则武陵、武安皆我之仇也,将有后虑;不如遣骁将屯巴陵,大军对岸,一日不与战, 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汭性刚决,不听。淮人果乘风纵火,舟尽焚,兵尽 溺,汭亦自沈于江,朗人、潭人遂入荆渚,一如所料。未几,襄帅赵匡凝复奏为掌 记,入为左补阙。又明年,太祖为元帅,以襄阳贰于己,率兵击破之,赵匡凝奔扬 州,太祖复署珽为天平军掌书记。一日,大会将佐,指珽曰:“此真书记也。”
仇殷,不知是哪一州郡的人。梁太祖开平年间,官至钦天监,明晓星相、图纬、历法、方术,技艺方法精确缜密,近代没有人能与他相比。光化年间,太祖在滑州时,派遣密王朱友伦率领三万军队抵御幽州十多万大军,非常担心密王抵挡不住,传召仇殷问他说:“出兵吉利吗?”仇殷说“:大概十四日巳时以后吧!”再问他,说:“贼寇将一败涂地。”又说:“十六日,将看到捷报。”果然像他所说的一样,不差片刻。太祖在长芦,诸位将领请求攻城,传令军中,每人背两捆稻草,安置一千人积聚,片刻间稻草像云一样集中在一起。仇殷说“:做什么用处?”有人将使用稻草的计划告诉他,仇殷说:“我占卜过,没有见到能进攻城池的迹象,恐怕将自行撤退呢!”第二天,有骑兵奔告丁会凭借潞州反叛,太祖命令全部烧掉稻草而回师,不能攻城。开平年间,仇殷有一天朝拜完后,经过崇政院,到敬翔的官署,敬翔问他说:“月亮侵犯房次星,逼近得就像连在一起,这是什么征兆?”仇殷说“:这是正常现象。”仇殷不想说出来,已经走开几步,自己又推度不应该隐瞒,就走回来说:“两三天内将有不利的消息来到,为免猛然受到惊吓,应该先告诉皇上让他知道。”过了两天,陕州官府报告同州刘知俊封锁关口反叛。当初王景仁率师出征时,仇殷向皇上禀告说“:太阴亏缺,不利于深入敌阵。”太祖立即派人阻止王景仁前进,但王景仁已经在柏乡战败了。仇殷以所见天相推断人事都像这一类,不能全部记录。但仇殷特别小心谨慎,平常总是沉默不语,从不敢直言直语,畅所欲言。特别是他的语音,很难听懂,因此常常招致责备处罚。后来在官府去世。
沧州节度使刘守文拒命,太祖引兵十余万围之,久而未下,乃召珽草檄。珽即 就外次,笔不停缀,登时而成,大为太祖嗟赏。受禅之岁,宰臣除为考功员外郎、 知制诰,珽揣太祖未欲首以旧僚超拜清显,三上章固辞,优诏褒允,寻以本官监曹 州事。曹去京数舍,吏民豪猾,前后十余政,未有善罢者。珽在任期岁,众庶以宁。 入为兵部郎中、崇政院学士。未几,以许帅冯行袭疾甚,出为许州留后。先是,行 袭有牙兵二千,皆蔡人也,太祖深以为忧,乃遣珽驰往,以伺察之。珽至传舍,召 将吏亲加抚慰。行袭欲使人代受诏,珽曰:“东首加朝服,礼也。”乃于卧内宣诏, 令善自补养,苟有不讳,子孙俱保后福。行袭泣谢,遂解二印以授珽,代掌军府事。 太祖览奏曰:“予固知珽必办吾事,行袭门户不朽矣。”乃以珽为匡国军留后,寻 征为左谏议大夫兼宣徽副使。从征至魏县,过内黄,因侍立于行厩,太祖顾曰: “此何故名内黄?”珽曰:“河南有外黄、小黄,故此有内黄。”又曰:“外黄、 小黄在何处?”对曰:“秦有外黄都尉,理外黄,有故墉,今在雍丘。小黄为高齐 所废,其故墉今在陈留。”太祖称奖数四。
段深,不知是哪处人氏。开平年间,因为精于医术而在翰林听候皇帝诏召。当时梁太祖身患疾病很久,小便很浑浊,僧人晓微奉侍医药,略有起色,太祖就赐给晓微紫衣和大师的称号,赏赐财物非常优厚。不久太祖旧病又复发,晓微被剥夺了所赐紫衣,去掉了大师的称号。于是召来段深询问他说“:我的病已经痊愈然而又发作,草药不足以依靠了。我身边的人服用药石而获效的人很多,我服用药石怎么样?”段深回答说“:我曾经奉诏为陛下听诊切脉,陛下积忧勤劳,失去调理保护,脉相不调而心力更加虚弱。我认为应该服汤剂,而不应服用药石。我细心考虑,《太仓公传》说:‘体内燥热,小便不畅者不可服用药石,药石的药性猛烈,有很大毒性。’凡服食药石就像动用战甲兵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它,不到病情十分危险时,不能服用。”太祖认为他说得对,让他进上汤剂,疾病慢慢痊愈,于是赏赐给他钱财布帛。
及庶人友珪篡位,除右散骑常侍,充侍讲学士。内讨之日,军士大扰,珽其夕 为乱兵所伤,其夕卒于洛阳。珽性孝友,与弟琪有敦睦之爱,为搢绅所称。案: 《欧阳史》有《裴迪》、《韦震传》,今原文已佚,无可采补。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史记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心经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