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纪·惠帝纪
孝惠皇帝,高祖太子也,母曰吕皇后。帝年五岁,高祖初为汉王。二年,立为太子。十二年四月,高祖崩。五月丙寅,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赐民爵一级。中郎、郎中满六岁爵三级,四岁二级。外郎满六岁二级。中郎不满一岁一级。外郎不满二岁赐钱万。宦官尚食比郎中,谒者、执楯、执戟、武士、驺比外郎。太子御骖乘赐爵五大夫,舍人满五岁二级。赐给丧事者,二千石钱二万,六百石以上万,五百石、二百石以下至佐史五千。视作斥上者,将军四十金,二千石二十金,六百石以上六金,五百石以下至佐史二金。减田租,复十五税一。爵五大夫、吏六百石以上及宦皇帝而知名者有罪当盗械者,皆颂系;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有罪当刑者,皆完之。又曰:“吏所以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今吏六百石以上父母妻子与同居,及故吏尝佩将军、都尉印将兵,及佩二千石官印者,家唯给军赋,他无有所与。”
汉惠帝,是汉高祖的太子,母亲是吕后。在他五岁时,汉高祖开始做汉王。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他被立为太子。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四月,高祖驾崩。五月十七日,太子即皇帝位,尊母吕后为皇太后。赏赐臣民爵位一级。中郎、郎中官任职满六年的提爵位三级,满四年的二级。外郎官任职满六年的二级。中郎任职不满一年的升一级,外郎任职不满二年的赏钱一万。宦官的俸禄与郎中相同。谒者、执楯、执戟、武士、驺骑等皇帝侍从人员的俸禄与外郎相同。太子御骖乘赏赐爵位为五大夫,舍人任职满五年的加爵位二级。赏赐给为高祖办丧事者,俸禄二千石的赏钱二万,六百石以上的赏钱一万,五百石以下至佐吏赏钱五千。为高祖建造陵墓的,将军赏钱四十金,二千石赏钱二十金,六百石以上的赏钱六金,五百石以下至佐吏赏钱二金。减少田租,恢复十五税一的制度。凡爵级在五大夫、六百石以上以及曾经侍奉过皇帝,皇帝也知其姓名的人,犯了罪应当披枷戴锁的,可以放宽为软禁而不投入监狱。对官职在上造以上及皇家内外公孙或血缘已疏的耳孙等,犯罪当刑的,或应判四年徒刑的,减至三年。百姓年过七十与不满十岁的有罪当刑的,都免予肉刑。皇帝还在令中指出:“官吏的职责就是为百姓办事,能努力把事办好就会得到百姓的信赖,之所以提高他们的爵禄,就是要求他们把百姓的事情办得更好。凡是官吏的俸禄在六百石以上,与其父母妻子在一起居住的,以及已不在职的曾佩将军印、都尉印领过兵的或曾佩二千石官印的,都只需缴纳军赋,其他徭役皆免除。
令郡诸侯王立高庙。
下令各郡的侯王建立高祖宗庙。
元年冬十二月,赵隐王如意薨。民有罪,得买爵三十级以免死罪。赐民爵,户一级。
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冬十二月,赵隐王刘如意去世。规定臣民犯罪,可以出买爵三十级的钱以赎死罪。赏赐百姓爵,每户一级。
春正月,城长安。
春正月,下令修筑长安城。
二年冬十月,齐悼惠王来朝,献城阳郡以益鲁元公主邑,尊公主为太后。
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冬季十月,齐悼惠王前来朝见,献纳城阳郡以增加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尊鲁元公主为太后。
春正月癸酉,有两龙见兰陵家人井中,乙亥夕而不见。陇西地震。
春正月初四日,有两条龙出现在兰陵一百姓家的井中。至六日晚不知去向。陇西发生地震。
夏旱。郃阳侯仲薨。
当年夏季,发生旱灾。阳侯刘仲去世。
秋七月辛未,相国何薨。
秋,七月五日,丞相萧何去世。
三年春,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六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
惠帝三年春季,征发长安六百里之内的男女民工十四万六千人修筑长安城,工期三十天。
以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单于。
将刘氏宗室之女作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王为夫人以结友好。
夏五月,立闽越君摇为东海王。
夏五月,封闽越君摇为东海王。
六月,发诸侯王、列侯徒隶二万人城长安。
六月,征发各侯王、列侯的家人、奴隶二万人到长安筑城。
秋七月,都厩灾。南越王赵佗称臣奉贡。
秋七月,皇室的马厩发生火灾。南越王赵佗称臣进贡。
四年冬十月壬寅,立皇后张氏。
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冬十月,立张敖之女为皇后。
春正月,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
春正月,在各地选拔孝悌力田的贤者,免除其徭役负担。
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长乐宫鸿台灾。宜阳雨血。
三月十七日,皇帝举行冠礼,大赦天下。省去妨害吏民的法令,废除挟书有罪的秦律。长乐宫鸿台发生火灾,宜阳地区出现血雨。
秋七月乙亥,未央宫凌室灾;丙子,织室灾。
秋七月二十日,未央宫凌室发生火灾;二十一日,织室发生火灾。
五年冬十月,雷;桃李华,枣实。
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冬十月,雷声隆隆,桃李开花,枣树结实。
春正月,复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五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
春正月,再次征发长安六百里以内男女民工十四万五千人到长安筑城,工期三十天。
夏,大旱。
当年夏季,发生大旱。
秋八月己丑,相国参薨。
秋八月,丞相曹参去世。
九月,长安城成。赐民爵,户一级。
九月,长安城全部竣工。赏赐百姓爵位,每户一级。
六年冬十月辛丑,齐王肥薨。
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冬十月,齐王肥去世。
令民得卖爵。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皇帝下令百姓可以买卖爵位,女子年龄在十五岁以上至三十岁不出嫁的,罚款六百钱。
夏六月,舞阳侯哙薨。
夏六月,舞阳侯樊哙去世。
起长安西市,修敖仓。
兴建长安西市,修建敖仓。
七年冬十月,发车骑、材官诣荥阳,太尉灌婴将。
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冬十月,派车骑、材官到荥阳,由太尉灌婴指挥。
春正月辛丑朔,日有蚀之。夏五月丁卯,日有蚀之,既。
春季正月初一日,出现日食。夏季五月二十九日,出现日全食。
秋八月戊寅,帝崩于未央宫。九月辛丑,葬安陵。
秋季八月十二日,惠帝驾崩于未央宫。九月五日,葬于安陵。
赞曰:孝惠内修亲亲,外礼宰相,优宠齐悼、赵隐,恩敬笃矣。闻叔孙通之谏则惧然,纳曹相国之对而心说,可谓宽仁之主。曹吕太后亏损至德,悲夫!
班固评论:汉惠帝内亲宗室,外礼宰相,对齐悼王、赵隐王都予以优宠,可谓恩敬笃厚。听到叔孙的注意礼仪的谏言就自感惭愧,接纳曹相国的健全法度的建议就深为喜悦,可谓仁德宽厚。可惜由于母后吕太后所为而有亏圣德,可悲啊!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谷梁传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史记
- 三国志
- 晋书
- 新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平宋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幻中游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冰鉴
- 幽梦影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