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传下·井
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井谷射鲋,无与也。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井甃无咎,修井也。寒泉之食,中正也。元吉在上,大成也。
《井卦》的卦象是巽(木)下坎(水)上,即是说水分沿着树身向上运行,直达树冠,为井水源源不断地被汲引到地面之表象,因此象征无穷;井水无穷无尽,孜孜不倦地养育着人们,君子应当效法这种美德,不辞劳苦地为大众谋福利,倡导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 “井底淤满了污泥不能供人饮用”,完全是因为位置处在最下面,相当于井底部位,水中泥沙不断沉淀最后都淤积在这里;“历尽沧桑、年久失修的老井连鸟雀都不来光顾”,反映出一种时过境迁,被世间万物所遗忘抛弃的凄凉遭遇。“井底容水的凹穴被当作捉鱼的场所”,主要是由于上面没有接应,难以把水送到地面上去供人饮用。于是井的作用得不到发挥,只好退而求其次,盛水的地方成了抓鱼的所在。由于水井陷于瘫痪状态,因而汲水的器具也破损不堪用不成了。“井水淘干净了却不饮用”,表明尽管血气方刚,一心想有所作为而使世人受益,却苦于一片好心无人领受,满怀热情的善行只落了个令人悲叹的结局;希望“君王贤明”,直接从井水说到人事,盼望圣明的君主出现,思贤若渴,像汲水一样选拔吸收重用人才,就能给国家带来吉祥,君臣万民都可以享受到由此带来的恩惠。“用砖石垒砌加固井壁,不会遇到灾祸”,表明六四爻以阴柔之象处在《井卦》居中部位,正好相当于井壁的关键部位,不可有丝毫闪失。因此应当及时修缮使其坚固,才能免除灾祸。“像甘甜凉爽的泉水一样可供天下人饮用”,这是因为九五爻处在最尊贵的地位,位置适中而且十分妥当。象征行为不偏不倚,内心纯正无私。因而能够集中体现水井滋润万物,造福大众的美德。“大吉大利”的情况出现在《井卦》最上面的位置,是因为上下照应,同心协力可将水提出井口。而且在这以后并不把井口盖严,继续怀着诚心为人们不断提供饮水的方便,功德无量,必然会有大吉大利到来。从而标志着滋养世人的宏伟事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