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价
西汉刘向《别录》:《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东汉王充《论衡·正说篇》: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
东汉刘熙《释名·释典艺》:《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
西晋傅玄《傅子》: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北宋赵普: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北宋邢昺《邢疏》:直言曰言,答述曰语,散则言语可通,故此论夫子之语而谓之善言也。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一〇五:‘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录》,‘四子'之阶梯。
南宋何异孙《十一经问对》:《论语》有弟子记夫子之言者,有夫子答弟子问,有弟子自相答者,又有时人相言者,有臣对君问者,有师弟子对大夫之问者,皆所以讨论文义,故谓之《论语》。
清代邵懿辰 《仪宋堂后记》:明太祖既一海内,其佐刘基 ,以‘四子书'章义试士。行之五百年不改,以至于今。
清代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九:余撰《文勤神道碑》,即据其子儒卿等所撰行状,言公年十有一,‘四子书'、‘十三经'皆卒读。
清代薛福成 《选举论中》:常科以待天下占毕之士,试策论;论仍以‘四子'、‘ 五经'命题,特易其体格而已;策则参问古今事。
- 推荐作品: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公羊传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平宋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评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东游记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心经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亢仓子
- 刘子
- 别集
- 冰鉴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