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刘知远奉命出师
刘知远奉命出师
晋高祖皇帝天福三年,镇州安重荣,结连并州铁笼山强贼孙飞虎作反,抢掠附近居民,聚兵二十余万,要来寇长安,各处有本到京告急。帝一日设朝,文武奏知此事。汪太史亦奏:“毛头星横于紫微垣,正应镇州分野,主干戈之兆,乞陛下调将诛除,若是迟缓,必有犯阙之祸!”驾问:“谁人可以领兵征讨此贼?”言未尽,武班中闪过刘知远,向前奏曰:“臣虽不才,愿领兵前去征讨。”帝准奏,就加封刘知远为镇南节度使、总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知远领旨出朝。
次日,升帐点兵,手下有大将二员,一员姓史名弘肇,郑州荣泽人,生得浓眉大眼,声似洪钟,使一把大刀,重七十余斤,有万夫不挡之勇。一员姓郭名威,邢州尧山人,身长九尺,膀阔一围,幼年令人项下刺着雀儿,人皆称为郭雀儿,使一根铁钢矛,上阵如飞。知远见二人英雄,倚为心腹之将,当下点兵有二十万,副将四十员。一声炮响,大势军马出长安,望镇州进发。
数日行到金井关,知远传令,扎下三个大营,左营史弘肇,右营郭威,自居中营。却说守关将,一名戴礼,幽州人,一名黄文宝,各使一把大刀,人不敢近,乃是孙飞虎战将。飞虎见二人英雄,令他们把此头关。小军报道:“晋王遣大将刘知远领兵来到。”戴礼商议曰:“晋兵来此,不要与他厮杀,关城险固难攻,我与你多设擂木炮石,打将去。”黄文宝曰:“晋兵远来疲困,营寨尚未坚固,待小将杀他一阵。”戴礼阻挡不住,文宝领兵冲下关,摆开阵势。
晋阵中史弘肇,一马当先,大喝曰:“来将何人?报名好取首级!”文宝曰:“吾乃守关大将黄文宝!”史弘肇听了姓名,拈刀便砍,文宝急架相迎,战不两合,文宝刀法渐渐乱了,抵敌不住拨马便走。史弘肇赶上,逼开刀轻舒猿臂,将文宝擒过来,横担马上,跑回本营,来见知远。叩头道:“小将捉得贼将黄文宝在此!”知远叫将他绑解来问着肯降么?文宝道:“元帅留我残生,情愿投降,为帐前一小卒。”知远饶了文宝,收为裨将不提。
却说文宝败兵走上关,报道:“文宝被晋兵拿去了!”戴礼曰:“文宝不听吾言,自取其祸!”传令关上,多设炮石弩箭,山僻处砍伐树木,塞断小路。再差人往镇州求救兵相助不提。却说刘知远令史弘肇帅兵攻关,关上炮石弩箭,飞蝗般下来,人不敢近,打伤人马无数,回报知远。知远叫文宝商议,问道:“此关还有别路通得镇州么?”文宝说:“只有二条路,近北山可通镇州铁笼山,只恐将树木塞断,不能前进。”知远问文宝曰:“有汝何计,过得此关?”文宝曰:“守关将戴礼,颇有机谋,若只是攻关,一年也过不得。除非用诈降之计,里应外合,方能成功。”知远曰:“我意欲你行此计如何?”文宝道:“蒙元帅不杀之恩,小将愿往见戴礼,说他今夜来劫营,元帅埋伏兵马,接应取关。”道罢,即披挂上马,引原降步兵二十余人,径奔上关。看他此计可成否?且听下回分解。
卓吾子评:
彗星犯于紫微垣,分野在镇州,正应强寇侵境。刘知远雄师一出,即擒黄文宝。赦其死而为裨将,文宝安得不施谋尽忠报效?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谷梁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