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老道士预卜前程 凶贼徒再窥踪迹
老道士预卜前程 凶贼徒再窥踪迹
且说李公接茶在手,问道:“老师傅留待学生有何指教?
并且一见学生便以贵人相称,是何缘故?请指示明白。”道士说道:“阁下家世、事业、贫道却不尽知。但观尊容、气度、骨相,将来必是方面大员。目下小有灾难,自有天替星解救,可以无碍。但是贫道有一偈言,君须切记。”便在葫芦中探出一张纸条,授与李公。李公接在手中一看,却是四言诗句一首,上写道:
自南至北,自西徂东。
四三长短,效忠则通。
李公看罢,说道:“蒙师傅指迷,奈学生凡夫俗眼,不识仙机,尚求明白指示。”道士说道:“这四句偈言,即是阁下一生仕途阅历的境地,日后自见分晓。阁下无分科名,可以不必应考。
惟官星极旺,从二十八岁以后,便当一帆风顺,步步高升。五十岁后小有风波,也无大碍。六十岁后更是顺利,致君泽民,在此十年。但有一言,请阁下弗忘。”李公道:“更有何言,并求指教。”道士长叹了一声,说道:“盛名难副,旁门多误。
日后得志,莫忘此言。以阁下的骨相,倘能舍去红尘,修真学道,大罗金仙可到。惜乎俗缘未断,不能超脱,一生劳碌,徒博空名。可叹可叹!”李公听道士的说话,有点不大投机,便起身告辞,说道:“天已不早,师傅请便,学生尚要赶路。”
道士也不挽留,便送出团瓢,命小童引路出来。道士看李公出了月亮门,又遥嘱道:“方才所言,千万勿忘。”李公随声答应,一直走出庙门,别过小童,便一径望西走去。细想道士的话,似乎在可信不可信之间。看天气,已过申牌时分,便道:“我且去找个地方吃了晚饭,也正是开船的时候了。”便转向大街,找了个小饭铺吃饭,不必细说。
看官要知,这道士的四句偈言,却是字字灵验。今且将这个道理破解一回:“自南至北”这一句,说李公随任南方,服官北剩“自西徂东”,乃由广西开缺,后来又放山东。“四三长短”,四三两个字,是四川与东三剩那个长字,想亦必是指着长江。这个短字,解说不来,或者是此后日子不长,也许是短见的意思。至于末句,却分明说是效忠在通州地方。其“盛名难副,旁门多误”二言,又隐隐概括李公一生,且并其身后事,亦预知之,句句灵验,字字响应。倘非神仙中人,哪里能这样前知?可惜劫数难逃,事机凑合,终为左道旁门所误,丧其生平,辜负了老道士的一片婆心,岂不可叹!这是后话,表过不题。
李公吃完了晚饭,出了店门,看天气已傍晚,日轮西下,明星东现,因是月初时光,却无月色。街上店铺半已点上灯火,各家下招牌,上牌门,满街噼辟拍拍乱响。李公趁着街上灯光,便急急走过大桥,到泊船的地方,见船家、水手、伙计,多围在一处吃晚饭,已有六七位搭客先已上船,在那里闲谈。李公便招呼道:“管船的,我那行李、雨伞呢?”那烧火阿二见是先前来的客人,连忙放下饭碗,掀起舱板,将行李提出,对李公道:“客人,您的东西在这里。您请上船罢。”李公走上跳板,跨上船沿。阿二便将行李递过,说:“客人你瞧,可对不对?雨伞照旧拴上,却没有动一点儿。查对明白,便不与我阿二相干了。”李公双手接过,说声“劳驾”,便弯下腰走进船舱,将行李打开,铺得停当;将鞋脱下,同雨伞捆做一处,便当枕头。正在收拾的工夫,又来了四五位客人。船家晚饭亦已吃完,阿二点了一盏灯笼,提进舱来,挂在横梁上,说道:“众位客人都用过晚饭没有?如没有用,赶快上岸去吃。等这支蜡点去一半,就要开船了。”众人道:“都吃过了。”李公看舱中客人,连自己共十二位,却都是买卖场中的人。只有一个少年,方面大耳,举动大方,不像个生意人光景。
少顷,又来了一人,李公一看,正是白天在天河馆遇见的。
那个人跳上船头,在舱门口望里一张,便说道:“挤得很啊,我另搭船走罢。”翻身复跳上岸走了。船家高叫道:“客人齐了没有?”阿二望舱中一看,说:“齐了。”管船的便叫开船。
水手们解缆的解缆,拔跳的拔跳,撑篙的撑篙,七手八脚,忙乱一阵。李公回头,看岸上房屋,灯火旋转移动,便知船已开了。只因这一开,有分教:血溅船头,尸横舱板。正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史记
- 后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慎子
- 折狱龟鉴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中说
- 知言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冰鉴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