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刘廷玑品题末云,岁辛巳,余之任江西臬使,八月望日,维舟龙游,而逸田叟从玉山来请见,因云将著《女仙外史》。壬午,叟至洪都,余为适馆授餐,俾得殚精于此书。癸未冬,余挂公事,削职北返,旅于清江浦。甲申秋,叟自南来见余曰:《外史》已成。以稿本见示。以此知该书起役于康熙四十年,完成于康熙四十三年。此后作者广泛征求序跋及批评,据叶男跋及作者自跋所署时间,大约刊刻于康熙五十年或此后不久。
《女仙外史》系有感于明代靖难之役中忠臣义士、孝子烈媛的湮没无闻而作。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尚书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魏书
 - 周书
 - 北史
 - 辽史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