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回 李平为友请济公 马静捉奸毗卢寺
李平为友请济公 马静捉奸毗卢寺
话说马静见济公给老太太把病治好,心中甚为喜悦,遵母命给济公磕了头,无奈请和尚到东配房来喝酒。和尚跟着来到东配房,一看摆着一桌残菜,四份杯筷,和尚说:“谁在这里喝酒。”马静说:“我喝酒。”和尚说:“你喝酒,为甚四份杯筷?”马静说:“我四面转着喝。”立刻把残菜撤去,另整杯盘,同济公落座吃酒。和尚说:“你贵姓?”马静说:“我叫马静。”
和尚说:“我跟你打听一个人,你可认识?”马静说:“谁?”和尚说:“我有个徒孙马元章,你认得不认得?”马静心说:“这个和尚真可恨,说我叔父是他徒孙。”瞪了和尚一眼,说:“不认得这马元章。”和尚说:“我给你母亲把病治好了,你怎么谢谢我?”马静说:“师父任你要多少药钱,多少金银?你说,我必从命。”和尚说:“我倒不要钱了,我最喜爱字画。”
马静说:“你喜爱字画,只要我有的,你只管拿了去。”和尚说:“别的我俱不要,我就要这张富贵牡丹图。”马静说:“可以,回头你走的时节给你带了去。”和尚说:“我说要就要。”站起来就要去摘,马静连忙挡住,说:“师父别动,一摘就有许多尘土,这饭菜怎么吃?你且吃完饭再摘。”和尚说:“这也行得,反正我今天不出房子,看他一个也跑不了。”此时雷鸣、陈亮同华云龙在夹壁墙里,听得明明白白,吓得三个人战战兢兢。马静心说:“这个和尚可留不得,莫若我一刀把他杀了,省得他找我二弟。他死后,我给他修一座塔,报答他给我母亲治病之恩,逢年过节,给他烧点纸钱。”想罢,自己到屋中,暗把单刀带好,陪着和尚喝酒。拿酒灌和尚,想要把和尚灌醉。给和尚斟一盅,和尚喝一盅,直喝到天有掌灯以后。和尚自言自语,说:“喝了这些酒老不醉,醉了也好,就省得喝了。”
和尚坐在那里直哼哼,马静说:“师父为什么哼哼,喝醉了么?”和尚说:“我要出恭。”马静说:“要出恭外头去。”和尚站起来,马静跟着出来,一边走着,和尚道:“马静你瞧我这药好不好?”马静说:“好。”和尚说:“马静你猜那药值多少钱?”马静说:“多少钱?”和尚说:“我那药合一文钱一丸。”马静说:“那药真便宜。”和尚说:“便宜可便宜,我今后打算不再配了。如今的人没好良心,我和尚给治好了病,反倒安心要杀我,我死后还给我修一座塔,逢年过节还给我烧化纸钱,就算报答我。”马静一听这话,暗想:“这个和尚真怪。”说着话,来到东村口,和尚蹲下,马静绕来绕去,绕到和尚身后,拉刀照和尚就砍,和尚用手一指,用定身法把马静定住。马静举着刀不能转动,和尚就嚷:“了不得了,杀了和尚了。”
小月屯村庄居户甚多,听见喊嚷,大家拿着灯光出来看。马静可吓着了,心说:“我这里拿着刀不能动,人家问我,我说什么?”焉想到和尚一使佛法,大众都没看见,过去了。马静说:“师父,我错了,你老人家不要跟我一般见识。”和尚说:“你跟我动刀,你何不把刀拿你妇人的情人,杀他好不好?”马静说:“我不知在哪里。”和尚说:“你跟我去捉奸。”马静跟着和尚来到毗卢寺,和尚说:“就在这庙里。”马静说:“待我敲门。”和尚说:“捉奸哪有敲门的?你真是呆笨。”马静说:“捉奸还有行家?我没捉过,不叫门怎么样呢?”和尚说:“你蹿进墙去。”马静说:“我蹿墙,你怎么。进去?”和尚说:“我也会蹿。”
马静这才一拧身蹿上墙去,一瞧和尚已在墙内蹲着。马静说:“你怎么进来?”和尚说:“我挤进来的。”马静说:“由哪里挤进来的?”和尚说:“由墙里挤进来的。”马静说:“师父挤我瞧瞧。”济公往墙上一挤,口念:“唵敕令吓!”马静一瞧,和尚没了。和尚又念:“唵敕令吓!”马静一瞧,和尚又有了。马静说:“这个挤法倒不错,明天我学学。”和尚说:“你跟我走。”和尚带领马静往后奔。这座庙原本是三层殿,越过头层大殿,来到二层大殿,由东角门穿过去,是东跨院,这院子里栽松种竹,清气飘然,北上房灯光朗朗,人影摇摇。马静来到窗援外,把窗纸湿了个小窟窿,往里一看,这上房本是前廊后厦,屋内靠北墙是一张大床,地上有桌椅条凳,床上搁着一张小床桌,点着蜡灯,正当中坐着一个妇人,穿着一身华美衣服,打扮着浓妆艳抹,甚是鲜明。
马静一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妻子何氏,两边坐着两个和尚。上首坐的这个和尚,身体胖大,赤着背,穿着阳绉中衣,白袜青鞋,面皮微黑,粗眉大眼。马静一看,认得是探花郎高庆,下面这个和尚,黄脸膛,瘦小枯干,穿着灰色僧袍,白袜青鞋,乃是小白虎周兰。就听高庆、周兰说:“嫂嫂今天怎么这样闲着?我二人听说马静回来,嫂嫂不能出来,我二人真是茶思饭想。没想到,今天嫂嫂来了。”何氏说:“不然,我也不能来。今天是家里来了一个济颠和尚,给老太太治病,马静陪着和尚吃酒,我告诉家里,说上娘家去,我才到这里来,省得你们两个人想我。我今天也不回去了,明天再回去,我就说住在娘家。你二人快给我预备点吃的,我还没吃饭呢。”
马静一看,气得三尸神暴跳,自己一想:“真是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辱贱婢,做出这样无廉无耻之事!”立刻伸手拉出刀来,闯到屋中,手起刀落,先把探花郎高庆杀死。小白虎周兰,踹后窗户出去逃命,何氏站起来往外就跑,马静随后就追,刚赶到院中,见何氏用手一摸脸,两个眼珠于掉出来,有一尺多长,吓得马静大吃一惊。这妇人说:“好好,焉敢管我的事。”说着话,一张嘴,一口黑气喷来,马静翻身栽倒。
书中交代:马静的妻子何氏,可并不会喷黑气,这其中有一段隐情。原本何氏娘子,乃是知三从,晓四德,明七贞,懂九烈,根本人家之女。他娘家兄弟叫律令鬼何清,乃是玉山县三十六友之内的侠义英雄,当初马静与何清乃是结义的弟兄,先交朋友,从后结的亲。这天何清来探望马静,两个人坐在书房谈话,何清说:“姐丈,咱们三十六友之内有一个人出了家,当了老道,你知道不知道?”马静说:“谁出了家?”何清说:“黑沙岭的郭爷,夜行鬼小昆仑郭顺,他出了家。那一天我碰见他,瞧他带着道冠,穿着道袍,我说:‘你疯了。’他说:‘怎么疯了?’我说:‘你为何穿老道的衣服。’他说:‘我看破了红尘,人在世上,如同大梦一场。’他出了家,他师父是一位高道,乃是天台山上清宫的,复姓东方双名太悦,人称老仙翁,外号昆仑子。有一宗宝贝,名曰‘五行奥妙大葫芦’,这葫芦能装三山五岳,勿论什么精灵,在里面一时三刻,化为脓血,将来老道一死,葫芦就是他的,他师父给他三道符,一道能捉妖净宅,一道避魑魅魍魉,一道能保身,避狼虎豺豹。我把他那道捉妖的符偷来,你瞧瞧。”马静一看,何清说:“我不知道他灵不灵?”
马静说:“咱们试试。”何清说:“怎么试?”马静说:“现在庆丰村王员外家,他儿子被妖精迷住,贴出告白条来,谁能捉妖把他儿子病治好了,谢银二百两。我去举荐你,你就充何法官。”何清说:“就是,倘要能了,就得了二百两银子。”马静就到庆丰村王员外家一说,王员外求之不得,就把何清请了。王员外问:“何法捉妖,用什么东西?”何清说:“一概不用。”
王员外说:“人家捉妖,都用黄纸朱砂等类,何法官怎么全不用呢?”何清说:“你就把你儿搭出来,我到你儿的卧室去等捉妖。”王员外立刻吩咐,把公子挪出来。何清吃过了饭,有人带领来到后院公子的卧室,何清就把这道符贴在里面屋门上。他在床上一躺,瞪着眼,等到天有二鼓,只听外面狂风大作。何清睁眼一看,吓得毛骨惊然。不知何清怎样捉妖,且看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仪礼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小八义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