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价
现代文学家鲁迅:‘侠'字渐消,强盗起了,但也是侠之流,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文学名誉教授夏志清: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至少在两个主要方面发展了中国的小说艺术,其一,它大量采用了现代读者仍喜闻乐道的白话文体。其二,它在塑造人物、铺陈故事时,能不为史实所囿。《水浒》以真实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写了不少江湖豪杰的故事,比《三国演义》的确具有更生动的现实主义特色
美国作家赛珍珠:中国生活伟大的社会文献。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这部13世纪的流浪汉体小说并不比17世纪西班牙同类的小说逊色,而在有些方面还超过了它们。如它完全没有说教,有时情节的展开像史诗般的广阔,以及对超自然的和魔幻方面的描写能令人信服。最后的这个特点使这部小说和所有这一类小说中最古老、最优秀的作品——阿普列乌斯的《金驴》相接近。
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记录了那个遥远年代人的基本生存状态。
- 推荐作品:
- 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别史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疑龙经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庄子
- 列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