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一十六 草部·栝楼
释名
果裸、瓜蒌、天瓜、黄瓜、地楼、泽姑,根名白药、天花粉、瑞雪。
气味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
痰咳不止。用栝楼仁一两、文蛤七分,共研为末,以浓姜汁调成丸子,如弹子大,噙口中咽汁。又方:熟栝楼十个、明矾二两,共捣成饼,阴干,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姜汤送下。
干咳。用熟栝楼捣烂,加蜜等分,再加白矾一钱,共熬成膏,随时口含回汁。
痰喘气急。用栝楼二个、明矾如枣大一块,同烧存性,研细,以熟萝卜蘸食。药尽病除。
肺痿咳血。用栝楼五十个(连瓤瓦焙)、乌梅肉五十个(焙过)、杏仁(去皮尖,炒)二十一个,共研为末;另将猪肺一片切薄,掺末一小撮入内,炙熟,冷嚼回下。一天二次。
妇女夜热(痰嗽,月经不调,形瘦)。用栝楼仁一两,青黛、香附(童便浸,晒)各一两五钱,共研为末,加蜜调匀,口中噙化。
黄疸。用青栝楼焙过,研为末。每取一钱,加水半碗,煎至七成,临睡时服,五更有黄物泻下,即为见效。此方名为“逐黄散”。
小便不通,腹胀。用栝楼焙过,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服至病愈为止。
久痢。用在熟栝楼一个,煅存性,出火毒后三工业区末。一次服完,温酒送下。
吐血。泥封栝楼,煅存性,研为末。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屙血。用栝楼一个,烧灰,加赤小豆半两,共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服,酒送下。
咽喉肿痛,不能发声。用栝楼皮、白僵蚕(炒)、甘草(炒)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三钱半,姜汤送下。一天服二次。或以棉裹半钱含咽亦可。此方名“发声散”。
诸痈发背。用栝楼捣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
风疮疥癣。用生栝楼一、二个,打碎、酒泡一日夜,取酒热饮。
消渴。取大栝楼根(天花粉),去皮,切细,水泡五天,每天换水。五天后取出捣碎,过滤,澄粉,晒干。每服一匙,水化下。一天服三次。亦可将药加入粥中及乳酪中吃下。又方:用栝楼根切薄,炙过,取五两加水五升煮至四升,随意饮服。
小儿热病。用栝楼根末半钱,乳汁调服半钱。
天泡湿疮。用天花粉、滑石,等分为末,水调搽涂。
折伤肿痛。用栝楼根捣烂涂患处,厚布包住,热除,痛即止。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晏子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小八义
- 春秋配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