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周语·郑厉公与虢叔杀子颓纳惠王
惠王三年,边伯、石速、蒍国出王而立子颓。王处于郑三年。王子颓饮三大夫酒,子国为客,乐及遍儛。郑厉公见虢叔,曰:“吾闻之,司寇行戮,君为之不举,而况敢乐祸乎!今吾闻子颓歌舞不息,乐祸也。夫出王而代其位,祸孰大焉!临祸忘忧,是谓乐祸。祸必及之,盍纳王乎?”虢叔许诺。郑伯将王自圉门入,虢叔自北门入,杀子颓及三大夫,王乃入也。
周惠王三年,边伯、石速,国驱逐惠王立子颓为国君。惠王客居于郑国三年。王子颓设酒宴招待边伯、石速、国三位大夫,国为上客,奏乐时遍及了黄帝、尧、舜、禹、商、周六代的舞乐。郑厉公见到虢叔说:“我听说司寇行刑,国君为之停止娱乐,更何况怎么敢以这等祸事为乐呢!现在我听说子颓歌舞不息,这就是以祸为乐啊。驱逐君主而取而代之,还有比这更大的灾祸吗?临祸忘忧,这就叫以祸为乐。灾祸一定会降临在他们头上,何不把惠王送进宫去复位呢?”虢叔同意了。郑伯送惠王从南门入城,虢叔从北门入城,杀了子颓及边伯、石速、国的三个大夫,于是惠王恢复了王位。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尚书
- 礼记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正史
- 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陈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说苑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墨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西游记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昭明文选
- 日知录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