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诸儒学案上·方伯周翠渠先生瑛
周瑛字梁石,别号翠渠,福之莆田人。成化己丑进士。授广德知州,历南京礼部郎中,知抚州镇远,至四川右布政使。先生以民惑鬼神,著《祠山杂辩》,又以缓葬溺女,著《教民杂录》,又著《经世管钥》、《律吕管钥》、《字书管钥》,固以博为事也。早年即有求道之志,与白沙、医闾为友。与医闾诗云:“黄门仙客归辽左,少室山人忆岭南,我亦尘埃难久住,木兰溪上浣青衫。”然先生以居敬穷理为鹄,白沙之学有所不契。寓书李大厓以辩之曰:“圣人静有以立天下之大本,动有以行天下之达道,求诸万殊而后一本可得。盖始学之要以收放心为先务,收放心居敬是也。居敬则心存,聪明睿智皆由此出,然后可以穷理。所谓穷理者,非谓静守此心而理自见也,盖亦推之以及其至焉耳。积累既多,自然融会贯通,而於一本者自得之矣。一本如穀种,虽自块然,而根苗花实皆聚於此。又如鸡卵,虽自浑然,而羽毛觜距皆具於此。及其发见於行事,在圣人体用一贯,在学者未免差误。盖在己者有所拘蔽,故所发不无偏重之殊,在外者有所摇夺,故所施不无迁就之意。然而既复本原,则於处善亦安,循理亦乐,至於患难事变,虽以死易生,亦甘心为之。此圣学之大略也。今乃块然静坐,求毕体用之学,是释氏之虚空也。”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周礼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折狱龟鉴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庄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