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价
战代任武,而文士不绝,诸子以道术取资,屈宋以楚辞发采,乐毅报书辨以义,范雎上书密而至,苏秦历说壮而中,李斯自奏丽而动。若在文世,则扬、班俦矣
文辞骎骎乎上薄六经,而下绝来世
六经,治世之文;《国策》,乱世之文,然有英伟气,非治世、衰世之文之比
至战国而抵掌揣摩,腾说以取富贵,其辞敷张而扬厉,变其本而加恢奇焉,不可谓非行人辞命之极也
其文章之奇足以娱人耳目,而其机变之巧足以坏人之心术
乱乎圣人之经
今夫鸟喙、砒石,毒药也,国医恒用之以收捷效,不善用之,则钟乳参著,或至杀人也;我以仁义用纵横之言,可以排难;我以忠诚运游说之知,可以纳诲;吾有以转《国策》,而不为《国策》所转,安在《国策》之不可读,而读之可不必注哉
其文辩博,有焕而明,有婉而微,有约而深,太史公之所考本也
其辞铺张而扬厉,变其本而更加恢奇焉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左传
- 周礼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明史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儒家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墨子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昭明文选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