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大清兵入塞
丙子二月,大清兵薄大同马莲口。四月二十,又薄大同宣府塞下。六月二十六,入嘉峰口,巡关御史王肇坤死之。七月,攻居庸关昌平北路,上分遣诸内臣李国辅等各守关隘,以张元佐为兵部右侍郎,镇守昌平;司礼太监魏国征守天寿山。国征即日往,上语阁臣曰:内臣即日就道,而侍郎三日未出,何怪朕之用内臣耶?初六丁未,大清兵深入,山西。初八己酉,间道过昌平,降丁内应,城陷。总兵巢丕昌降,主事王桂、赵悦,太监王希忠等皆被杀。初九庚戌,引还良乡。十六丁巳,攻宝坻入之;杀知县赵国鼎。二十二癸亥,入定兴,杀家居少卿鹿继善。又入房山,都城戒严,斗米三百钱。上忧之,召廷臣于平台问方略,户部尚书侯恂,言禁市沽;左都御史唐世济,言破格用人;刑部侍郎朱大启,请列营城外为守御;吏科都给事中颜继祖,言收养京民细弱。上谕莫若蠲助为便。八月初八己卯,入文安、永清,分攻诸县。十四乙酉,攻香河,回涿州,陷顺义。知县上官荩自经。二十日辛丑,至雄县,而北攻,陷城堡甚众。九月,命总理卢象升总督各镇兵入援。时,象升方追贼至郧西,闻警以师入卫,因改象升总督宣大山西军务。是月初一壬寅,大清兵从建昌冷口还,守将崔秉德请率兵遏归路,总监高起潜不敢进,扬言当半渡击之。侦骑报师已尽行,四日起潜始进石门山,报斩三级。初九庚寅,大清兵攻山海关之一片石,巡抚冯任御却之。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孝经
- 尔雅
- 谷梁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说苑
- 帝范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老子想尔注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