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武顺解
  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心有四佐,不和曰废。地有五行,不通曰恶。天有四时,不时曰凶。天道曰祥,地道曰义,人道曰礼。知祥则寿,知义则立,知礼则行。礼义顺祥曰吉。吉礼左还,顺天以利本。武礼右还,顺地以利兵。将居中军,顺人以利阵。人有中,曰参,无中曰两,两争曰弱,参和曰强。男生而成三,女生而成两。五以成室,室成以生民,民生以度。左右手各握五,左右足各履五,曰四枝,元首曰末。五五二十五,曰元卒。
  上天的规律以左为上,所以日月向西移动;大地的规律是以右为上,所以河川向东流动;人事的规律是以中正为上,所以耳目受心役使。心内有肝、肺、脾、肾四佐,四佐不和叫废;地上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五行不相生胜叫恶;上天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不合叫凶。
  一卒居前曰开,一卒居后曰敦。左右一卒曰闾,四卒成卫曰伯。三伯一长曰佐,三佐一长曰右。三右一长曰正,三正一长曰卿。三卿一长曰辟。辟必明,卿必仁,正必知,右必和,伯必勤,卒必力。辟不明,无以虑官;卿不仁,无以集众;伯不勤,无以行令;卒不力,无以承训。
  上天的规律是象,大地的规律是宜,人事的规律是礼。知天象则长寿,知义则立身,知礼仪则事行。礼、义顺应天象叫专。吉礼从左向右旋转,顺应天道以利国本;武礼从右向左旋转,顺应大地以利于用兵;将帅居中军,顺应人事以利于布阵。
  均卒力,貌而无比,不则不顺。均伯勤,劳而无携,携则不和。均佐肃静而无留,留则无成。均右和恭而无羞,羞则不兴。辟必文圣如度。元忠尚让,亲均惠下,集固介德。危言不干德,曰正。正及神人曰极世,世能极曰帝。
  人体有中的叫三,无中的叫两。两相争故力弱,三相和故力强。男人生来就成三,女人生来就成两。三二为五就成家室,家室成就生人,人生下来就有定数。左右手各握五,左右足各踩五,叫四肢。头叫做末。五五二十五个兵叫一元卒。一元卒居前的阵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狄公案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词源
- 牡丹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