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之谜
传说《公羊传》是战国时代公羊高编撰的,先是师徒口耳相传,直到西汉景帝时才写定成书,和《左传》《谷梁传》一样,《公羊传》开始是与《春秋》分开流传的。大概在西汉后期哀帝时,著名学者刘歆引传文以解经,才把孔子编定的鲁国史书《春秋》尊为经,把《左氏春秋》《公羊春秋》《谷梁春秋》称为解释经书的传,后人以传附经,合为一编,从此便把这三本书合称为春秋三传。
《汉书·艺文志》的春秋类有:《公羊传》十一卷。班固注:公羊子,齐人。唐代颜师古注:名高。公羊的含义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是复姓,有人怀疑公羊、谷梁都是,卜商的转音,近人蔡元培、顾颉刚等认为公和谷双声,羊和梁叠韵,因而公羊即是谷梁,这两部书的作者可能是同一个人,这种分析不一定可信。
清代洪颐煊《经义丛钞》认为,明字的古音读芒,芒和羊同韵,所以《春秋》家公羊高,亦即《孟子》所谓公明高也。此说也缺乏说服力。关于公羊子,正史上没有发现其他记载。
《公羊传》未成书之前,口耳相传,它的传承过程,据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序》唐徐彦疏引戴宏序说:子夏传与公羊高,高传与其子平,平传与其子地,地传与其子敢,敢传与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共弟子齐人胡毋子都着于竹帛。这段话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说《公羊传》传自孔子的弟子子夏。第二,《公羊传》的成书从子夏到汉景帝初,经过了340年左右。第三,汉景帝时,《公羊传》才写定成书。
关于第一点,杨伯峻《经书浅谈》指出:《公羊传》中‘大一统'这个观念,要在秦汉以后才能有,这就足以证明《公羊传》不出于子夏。他又说:总之,无论公羊高或谷梁赤,都未必是子夏的学生,托名子夏,不过借以自重罢了。关于第二点,戴宏所说的传承线索明显有误,340年间公羊氏仅传五代,每代要相距65年以上,这是不可能的。关于第三点,说《公羊传》作于汉景帝时,大致可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春秋公羊传注疏》认为:今观传中有‘子沈子曰'、‘子司马子曰'、‘子女子曰'、‘子北宫子曰',又有‘高子曰'、‘鲁子曰',盖皆传授之经师,不尽出于公羊子。定公元年传‘正棺于两楹之间'二句,《谷梁传》引之,直称‘沈子',不称‘公羊',是并其不着姓氏者,亦不尽出公羊子。且并有‘子公羊子曰',尤不出于高之明证。《公羊传》既然是公羊子自己写的,就不应引自己的说法。由此可以证明,《公羊传》的作者不是公羊高,,自然更不是子夏所传的。看来,《公羊传》可能是集体创作,最后由公羊寿和他的弟子胡毋子都写成书。
- 推荐作品:
- 子
- 尚书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列女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史通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春秋繁露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疑龙经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孽海花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心经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